摘要:2025年9月,贵阳街头一场“原配抓小三怒踩保时捷”的狗血剧引爆网络。视频中,一名长发女子跳上保时捷911引擎盖,疯狂踩踏挡风玻璃,车内女子惊恐万分,一旁男子“焦急”拉扯——短短几分钟,集齐了豪车、情感纠纷、暴力冲突所有爆款元素。
2025年9月,贵阳街头一场“原配抓小三怒踩保时捷”的狗血剧引爆网络。视频中,一名长发女子跳上保时捷911引擎盖,疯狂踩踏挡风玻璃,车内女子惊恐万分,一旁男子“焦急”拉扯——短短几分钟,集齐了豪车、情感纠纷、暴力冲突所有爆款元素。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贵阳警方的调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傻眼:这竟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策划者付某(租赁公司老板)和两名“演员”田某某、陈某某为博流量,精心编排了这场“抓小三”戏码。最终,三人被行政拘留(付某10日,田某和陈某5日)。
图片来自网络
但事件远未结束——为什么这种低劣骗局能掀起全网狂欢?当“摆拍”成为流量密码,我们每个人正在付出什么代价?
1. 精准踩中人性弱点
- 豪车(保时捷911):象征财富与阶层,易引发嫉妒与围观;
- “原配vs小三”:永恒的情感冲突话题,刺激道德审判欲;
- 暴力砸车:满足观众对“爽文剧情”的期待。
2. 专业化分工
- 策划者:付某作为租赁公司老板,提供豪车并设计剧本;
- 演员:田某某和陈某某演绎“三角关系”,情绪到位;
- 拍摄团队:多人多角度拍摄,确保“素材质量”。
3. 传播算计
- 选择七夕节发布,利用节日情感话题升温;
- 伪装成“路人偶遇”,通过围观群众二次传播,增强“真实性”。
图片来自网络
1. 行政处罚依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最高可处10日拘留+500元罚款。本案中,因尚未造成重大实际损害(如群体性事件或人身伤害),故适用顶格行政处罚。
2. 为何不定“寻衅滋事罪”或“诈骗罪”?
- 寻衅滋事罪要求“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本案虽引发网络热议,但未线下扰乱秩序;
- 诈骗罪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案未直接骗取财物,故不构成。
结论:警方处罚合法合理,但若类似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有人模仿砸车),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
图片来自网络
1. 稀释社会信任
- 当“狼来了”太多,真实悲剧可能被反噬为“摆拍疑云”(如真正家暴受害者求助时被质疑)。
2. 扭曲价值观
- “黑红也是红” 的生存法则,让年轻人认为“违法成本低于流量收益”。
3. 绑架平台算法
- 平台推荐机制奖励“冲突性内容”,导致诚实创作劣币驱逐良币。
这起闹剧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甚至没人对被骗感到愤怒,只剩一句“果然是演的”的麻木。
如果未来某天,真实悲剧因“像摆拍”而被无视,如果信任彻底沦为流量的牺牲品,今天每一个沉默的我们,都是帮凶。
来源: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