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庚;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一
白露时节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庚;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白露时节,万物进入成熟收获阶段,全国各地农事繁忙。北方在收谷子、高粱和大豆,同时播种冬小麦;南方则忙着收水稻、摘棉花。这时候冷空气活动频繁,容易降温,农民会及时灌溉、防雨防冻,避免庄稼受损。民间常说“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晴朗的天气对秋收格外重要。
bailu
气象变化
传统
时至白露,暑热逐渐消退,天气明显转凉,寒生露凝。此时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替代,冷空气南下频繁,加之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表散热加快,气温下降加速,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白天午间虽仍偏暖,但早晚凉意明显,全国多地昼夜温差可达8℃至16℃,成为全年温差较大的节气。根据现代气候学家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气温”标准(10-22℃为春秋),从白露起,我国各地陆续进入秋季。
民谚说:“白露身弗露”,意指此时天气已肃、不宜裸露,应及时添衣,以防受凉。
白/露/时/节
bailu
物候现象
传统
白露时节,暑热渐退,秋意初显,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北方鸿雁与家燕等候鸟纷纷启程南飞,以避寒冷;部分南方玄鸟亦启程归北。此时,各类鸟类忙于贮藏食粮,为越冬做好准备。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会一起从北方往南方飞行,躲避寒冷,这也标志着天气开始真正转凉了。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人们熟悉的燕子。燕子是北方之鸟,每年春分飞来,秋分离去,它们南飞时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寒露浸润漫山遍野,树叶开始随风飘散,正是一片萧瑟的深秋景象。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指美味佳肴。所以“养羞”就是指各种鸟儿感受到秋日的肃杀之气,纷纷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就像在珍藏美味的佳肴一样。
《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白/露/时/节
bailu
传统习俗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收清露
白露节气时,中国民间历来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提到草木上的秋露,在未干时采集,能够“治百病、止口渴”,使人身体轻盈、耐饥,皮肤润泽。而百花上的露水,则据说有“令人容貌好”的美容功效。因此,收集清露不仅是白露时节一种独特的传统仪式,也蕴含着古人顺应自然、以求健康的朴素智慧。
白露/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多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白露/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白露/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地区的苍南、平阳一带,至今仍保留着富有意趣的白露节俗。这一天,人们会专门去野外采集“十样白”(也有些地方称为“三样白”),指的是十种名称中带“白”字的草药,例如白茯苓、白茅根等等,既应和“白露”的字面之意,也借草木之气迎接深秋。
大家通常以这些草药煨炖乌骨白毛鸡或老鸭,民间普遍相信,在白露这天食用这道药膳,能够滋补身体、健脾祛湿,还对缓解关节风气(类似关节炎)有益。
白/露/时/节
bailu
节气养生
白露勿露,暖腹护足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
尤其是要注意腹部和足部的保暖。肚脐周围表皮最薄,易受寒邪侵袭,导致腹痛腹泻。建议穿不露腰腹的衣物,夜间睡觉也可盖好薄被。进入白露后,凉鞋就应该要被收起来了,穿上袜子,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为了预防秋燥。“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不要过快增加厚衣,适当承受微寒以增强耐寒能力。但老人、儿童及体弱者需及时添衣。
2025
Bailu
早卧早起,宁静敛神
白露一到,天气越来越凉,大自然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敛”起来。这时候的养生需要做到静心养神,整个人要跟着季节一起“收”。日常生活随着节气变化改变。尽量早睡早起,别熬夜,天亮就起床,这样呼吸顺畅,人也更精神。
运动形式以节奏舒缓的类型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大汗淋漓,防止津液过度耗伤。
此外秋天容易让人心情低落,这时候要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多跟亲友聊聊天,保持心态平和,这才是顺应秋天“收”的好方式。
秋季防燥,白露食补
在白露节气,秋燥当令,人体水分极容易流失,引发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的问题,此外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在此期间易发。因此饮食养生以生津润肺为主。
宜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银耳、菠萝、燕窝、猪肺、蜂蜜、乌鸡、鳖肉、龟肉、鸭蛋等。并经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胡萝卜、花生、玉米面、维生素等等。
此外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发散之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秋燥。
白/露/时/节
白露至,秋意深
天高云淡雁南飞,昼夜分而凉意浓
饮食宜润肺,起居贵守神
愿您心安体泰,步履从容
与时同步,一切舒心
制图 鲍金玲
微信编辑 周广阳
审核 刘彤彤
复审 孙华良
来源:仙人果健康私人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