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材发芽了还能吃吗?相信是许多人常上网搜寻的疑问!气候潮湿,若一些蔬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就冒出小芽,本篇整理12种发芽食材的处理建议,从马铃薯、地瓜、胡萝卜、洋葱、大蒜到绿豆,「发芽像长虫」的火龙果也在询问度榜上有名!
食材发芽了还能吃吗?相信是许多人常上网搜寻的疑问!气候潮湿,若一些蔬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就冒出小芽,本篇整理12种发芽食材的处理建议,从马铃薯、地瓜、胡萝卜、洋葱、大蒜到绿豆,「发芽像长虫」的火龙果也在询问度榜上有名!
火龙果可以吃!
夏天正值火龙果的盛产期,就曾有网友切开火龙果准备大快朵颐,赫然发现果肉出现一条条「白色小线」,惊呼是长虫,但不会蠕动,因此一头雾水。食药署官网指出,乳白色的胚珠柄是火龙果放太久而发芽,是果实的一部分,可以安心食用,或将发芽的地方切除或剔除,口感会较滑顺。
马铃薯NO!不能吃!
马铃薯只要一发芽,就会产生大量茄硷,为不溶于水且裂解温度高达190~285℃的物质,多数人认为只要将发芽处(芽点)切掉就能解除可能造成的中毒危害,但事实是只要发芽,整颗马铃薯的茄硷量就会以5~6倍量增长,若人体食用「过多」的茄碱会造成神经中毒性病症,症状包含恶心、腹泻、神经失调,甚至是出现幻觉的现象,其中幼童、孕妇、年长者属于高风险人群。
地瓜可以吃,但营养、口感变差
地瓜可说是超容易发芽的根茎类,当发芽时,其淀粉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转提供养分以利发芽,因此质地会变得更加松软不绵密,会大大影响烹煮后的口感,营养价值也会降低。部分品种像紫心地瓜发芽后的花青素会略微提升,但仍建议尽早食用。
芋头可以吃,但营养、口感变差
跟地瓜一样,食用无虞但口感会变差。
姜可以吃,但营养、口感变差
发芽的姜可食用,不用切去发芽部位,只是辛辣素变少、香气降低,还会随时间变得干扁、重量变轻且营养成分降低。
小叮咛:腐烂的姜可能会产生黄樟素,建议一有坏掉则丢弃。
胡萝卜可以吃,但营养、口感变差
胡萝卜发芽之后胡萝卜素会降低,独特的甜味会消失,整体口感也会变差。
大蒜发芽反而更营养!
发芽的大蒜依旧可以食用,有趣的是,大蒜初期发芽时,其总多酚、黄酮类、维生素C含量都会提升,抗氧化力更高,但于发芽后10天开始下降,建议尽早食用。
洋葱发芽反而更营养!
与大蒜相同,洋葱发芽后的总多酚、黄酮类(如槲皮素)大增,抗氧化力UP,但辛辣度会减弱,且发芽4-6天内抗氧化力最强,超过10天后开始下降,所以建议尽早食用。
绿豆发芽反而更营养!
绿豆发芽后即成为绿豆芽,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纤维、GABA、异黄酮、总酚类等抗氧化力提高。
黄豆发芽反而更营养!
同前者,黄豆本身营养价值很高,发芽后就是豆芽菜,整体口感变成脆脆的,是许多养生人群喜欢吃的食材。
藜麦发芽反而更营养!
许多人煮饭或购买超市凉拌菜会发现藜麦冒出芽,其实也属于正常现象,且营养也是提升的喔!
花生发芽可以吃,但一状况快丢掉!
花生发芽也不会有毒性产生,但是口感会变较差、甜度降低,营养价值也会降低,反而要注意的是,花生因具丰富脂质,天气湿热易受霉菌感染而产生致癌物「黄曲毒素」,所以放置太久、受潮发生霉菌的发芽花生,或是加工过的制品,如盐炒花生、花生糖若发霉变质就先万不可食用。
不鼓励将食物囤到发芽甚至坏掉,尤其生食的食材放久了可能会有微生物污染问题,尤其食材已腐烂、发霉,别只想着切去坏掉的部位就好,最好直接丢掉,以免造成食物中毒,得不偿失。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