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你看得从美国那边说起,那几个带头的明星企业,什么QuantumScape,之前被捧上天,现在呢,不造电池了,说要转身当个技术“二道贩子”,说白了就是自己搞不定生产,干脆卖图纸,能回点血算点血,还有那个SES,更干脆,直接不跟汽车玩了,跑去搞无人机电池了。
今天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这个固态电池,前几年吹得那叫一个神乎其神,说是要颠覆整个电车行业,结果到了2025年,一下子全都哑火了。
这事儿你看得从美国那边说起,那几个带头的明星企业,什么QuantumScape,之前被捧上天,现在呢,不造电池了,说要转身当个技术“二道贩子”,说白了就是自己搞不定生产,干脆卖图纸,能回点血算点血,还有那个SES,更干脆,直接不跟汽车玩了,跑去搞无人机电池了。
就连那几个被宝马、奔驰当宝贝一样供着的公司,什么Solid Power、Factorial Energy,现在一问到量产,就开始打马虎眼,一个说我只卖材料,一个说我那生产线良品率还不到85%,这玩意儿怎么跟人家液态电池动不动97%的比啊,这不就是把固态电池量产的“皇帝新衣”给彻底扒下来了嘛,原来大家都在裸奔。
你还别说,这技术上的困境,根子埋得可深了,美国人自己,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啃这块硬骨头,结果呢,几十年就卡在那个叫“氧化物”的技术路线上,各种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后来日本人接手,说氧化物不行我换“硫化物”,结果又掉进新坑里了,那玩意儿一碰水就出毒气,生产成本高得吓死人,反正,美日这两个科技大国,花了60年,都没把这事儿给整明白。
所以啊,你看咱们的宁德时代,就把量产计划推迟到2027年,这就显得特别聪明,他看明白了,这浑水不能趟,美国同行都掉坑里了,我干嘛还要急着往下跳呢,这叫战略定力,不重蹈覆辙。
而且最扎心的是什么,是老百姓不买账,用钱包投票,你那个智己L6,搞了个所谓的“半固态”电池,车价比普通版贵了整整10万块,结果呢,根本卖不动,在咱普通车主眼里,现在的液态电池跑个七八百公里,充个电一刻钟,完全够用了,我干嘛要为了你一个听着好听的“技术先进性”,多掏那十万冤枉钱呢?
所以松下那个CTO说话虽然难听,但他说的是大实话,“固态电池不适合汽车”,这话戳到痛处了,实验室里跑一次成功,跟你工厂里一天生产一万个还能保证质量,那根本是两回事儿,消费者要的是性价比,车企要的是利润,谁也不傻,不会为一个不成熟的技术当小白鼠。
说到底,这场技术革命啊,现在看来有点拔苗助长了,它真正的出路,可能压根就不在汽车上,而是先去那些“不差钱”的领域,比如无人机啊,军工啊,那些地方对成本不敏感,你先在那儿把技术练熟了,把成本降下来了,再杀回汽车市场,那才叫真本事,反正,技术颠覆这事儿,急不得,得尊重规律。
来源:小農剪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