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把昨晚的半决赛捋清楚:土耳其女排3比1轻松拿下日本,意大利更刺激,跟巴西打满五局才以3比2险胜,俩队顺顺利利锁定决赛席位。但比起这俩“意料之中”的晋级,中国女排之前爆冷输给法国、止步八强,才更让球迷心里不是滋味。
毕竟这两支队伍,一个是上届淘汰我们的老对手,一个是连续两届奥运赢我们的新劲敌,她们能稳稳进决赛,真不是靠运气。
先把昨晚的半决赛捋清楚:土耳其女排3比1轻松拿下日本,意大利更刺激,跟巴西打满五局才以3比2险胜,俩队顺顺利利锁定决赛席位。但比起这俩“意料之中”的晋级,中国女排之前爆冷输给法国、止步八强,才更让球迷心里不是滋味。
而且你知道吗?意大利女排近20年就没掉出过世界顶级行列,上届世锦赛半决赛就是她们把我们挡在决赛门外;土耳其更狠,以前跟我们打球基本赢不了,现在倒好,连续两届奥运会都赢了我们,这差距肉眼可见,也难怪大家都在问:她们到底比我们强在哪儿?
土耳其能赢日本,全靠接应瓦尔加斯这根“硬骨头”!整场比赛她跟开了挂似的,二号位超手进攻打得日本队毫无脾气,最后独揽28分,拿了全场最高。
正因为她输出稳得一批,其他队友的压力才小了——主攻卡拉库尔特慢慢找到节奏,副攻艾达和居内什也能频频得分,一个强点直接带活了整支队伍。
可瓦尔加斯的稳定不是凭空来的,她常年在土耳其顶级联赛打球,天天跟世界一流的外援对抗,早就练出了“抗压强、不掉链”的本事。再看我们中国女排,这次派的阵容是所有参赛队里最年轻的,冲劲是有,但发挥跟“过山车”似的:这场张三爆发拿高分,下一场李四就哑火,总不能把赢球的希望寄托在“灵光一现”上吧?
意大利赢巴西那场,把“板凳深度”的重要性体现得明明白白!首发接应艾格努被巴西队重点盯着防,打得特别别扭,教练一看不对,立马换上替补安特罗波娃。
你猜怎么着?这替补一点不怯场,上场就连续得分,最后也拿了28分,帮球队稳住了局面;到了决胜局,艾格努调整好状态回来,又能靠重扣得分,俩接应“轮番发力”,才拿下比赛。
这就是人家的底气——替补和主力实力差不多,关键时刻能顶上去。可我们中国女排呢?主力一下场,尤其是副攻和接应位置,进攻效率立马掉一半,替补根本扛不起担子。有网友说得实在:“不是替补没天赋,是平时没机会打高强度比赛!联赛里主力一直占着位置,替补只能坐冷板凳,到了国际赛场能不慌吗?”
意土女排能这么强,背后藏着个关键原因——她们的联赛太能“养人”了!意大利联赛赛程稳定,球员想转会就能转,竞争特别激烈,你打得不好马上就有人替你;土耳其联赛更夸张,全世界顶级的接应、主攻基本都在那打球,比如瓦尔加斯就是土超练出来的“大杀器”。
再看我们的排超联赛:外援少就算了,球员还很难流动,地方队怕球员走了影响成绩,大多不愿放人行;而且赛程短,对抗强度也不够,年轻球员想练手都没机会。就像种树,人家的联赛是“肥沃土壤”,球员能扎稳根、长结实,我们的土壤还得好好改良——不光要多引进外援,更要让球员多打比赛、多竞争,这样才能练出真本事。
其实中国女排这次输球,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让我们看清了差距:不是缺冲劲,是缺稳定的得分点;不是没人可用,是板凳深度不够;不是球员不行,是联赛没给够“成长养分”。这些短板不是一天能补上的,但只要找对方向慢慢改,未来肯定能再站上巅峰。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女排要先补哪个短板?是先培养像瓦尔加斯那样的“稳定大腿”,还是先把排超联赛的“土壤”改良好?
来源:宝八影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