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8岁还能进大满贯半决赛,听起来像传奇,可德约科维奇自己却说:“我累到连庆祝的力气都没有。”
38岁还能进大满贯半决赛,听起来像传奇,可德约科维奇自己却说:“我累到连庆祝的力气都没有。”
这不是谦逊,是实话。
比赛打到第二盘抢七,导播切了个特写:他蹲下系鞋带,动作慢得像电影慢放,膝盖上的肌肉在抖。
理疗师进场时,观众鼓掌,他摆摆手,意思大概是“别吵,我得先喘口气”。
ATP官网昨晚更新的数据更扎心:这赛季德约科维奇在五盘大战里的第三盘胜率,跌到生涯最低的55%。
过去十年,这个数字没低过75%。
换句话说,以前他能靠意志熬死对手,现在先被熬死的是自己。
阿尔卡拉斯那边呢?
跑动距离比德约多跑了两公里,却连护膝都没戴。
年轻人不讲武德,专打反手位重复落点,逼得老头子横移三步就得歇两步。
最杀人诛心的是第三盘那个放小球,球刚过网就坠地,德约冲到网前时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去。
有人统计过,德约今年输的三场半决赛,加起来输了37局。
2015年,他全年四大满贯总共只丢了35局。
数字不会说谎:时间真的在拽着他的裤脚往后拖。
但别急着写悼词。
看台上,川普带着孙女鼓掌,小姑娘举的牌子上写着“Novak Never Quits”。
转播镜头扫过去,德约冲她眨了下眼,那瞬间突然觉得:这人怕不是想再熬个两年?
发布会更微妙。
记者问他“退役”,他回怼:“我才38,不是58。”说完补了句,“你们问过纳达尔没?”全场哄笑。
西班牙人今年37岁,法网第二轮就打包行李了。
真正该关注的,是他怎么调整。
据《队报》爆料,德约团队正在测试一种低温恢复舱,能在20分钟内把肌肉炎症降30%。
上个月他在蒙特卡洛试用,第二天就能正常训练。
如果这玩意儿管用,说不定真能再多扛几轮。
不过技术弥补不了发球时速。
昨天比赛他平均一发179公里,阿尔卡拉斯198公里。
差19公里,就是ace球和被动起板的区别。
有教练私下说,德约现在在练“砍式发球”,牺牲球速换落地反弹角度——老胳膊老腿,只能玩阴的。
观众席上,穿红白球衣的老球迷举了个标语:“谢谢你让我们见过神。”镜头扫过时,那人抹了把眼泪。
竞技体育最残忍的不是输,是眼睁睁看着神流血,还替他把纱布递过去。
接下来德约要干嘛?
他自己在ins上发了张机票照片,配文“下一站未知”。
但航班代码泄露秘密——贝尔格莱德。
他要回老家,去小时候训练的破旧水泥场待两周。
那里没鹰眼,没转播,只有墙皮剥落的挡网和一群练球的小孩。
或许答案就在那。
当年17岁的他,在水泥地上摔拍子,教练妈妈只丢下一句话:“想赢就捡起来。”现在,同样的场地,同样的太阳,只是拍子从300克变成了315克。
时代翻篇的声音很吵,但总有人拒绝按停止键。
德约科维奇会不会再拿大满贯?
没人敢赌。
唯一能确定的是:只要他还站在底线,哪怕双腿灌铅,球依然会冲着边线飞去。
来源:沙漠里驾车的狂野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