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学成为“赛道”:当流量与利润主宰传统,我们还剩下什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7 18:36 2

摘要:曾经的国学,是青灯古卷里的皓首穷经,是深山古寺中的静心参悟,是街头巷尾老先生一句“天道无常,福祸相依”的朴素劝诫。它承载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对道德的坚守。它的价值,不在于能带来多少客户,而在于能否安顿人心,启迪智慧。 然而,在今天的“赛道”逻辑下,一

当国学成为“赛道”:当流量与利润主宰传统,我们还剩下什么? 杭州,这座以互联网经济闻名的城市,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定义“国学”。在这里,古老的易经、玄学、命理,不再仅仅是文化传承或精神探索的载体,它们被精准地切割、包装,成为一条条明码标价的“变现赛道”。当“国学”这个词开始与“私域流量”、“日入过万”、“矩阵玩法”、“陪跑收费”紧密相连时,我们不得不问:国学,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个国学吗?

玄贶 北京国培世纪教育科学技术院院长

曾经的国学,是青灯古卷里的皓首穷经,是深山古寺中的静心参悟,是街头巷尾老先生一句“天道无常,福祸相依”的朴素劝诫。它承载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对道德的坚守。它的价值,不在于能带来多少客户,而在于能否安顿人心,启迪智慧。 然而,在今天的“赛道”逻辑下,一切都变了。国学被彻底工具化和商业化。从业者不再关心义理的精微,而是钻研“如何日引流20+”、“如何用话术模板提高转化率”。国学知识被简化为吸引流量的“钩子”,真正的核心服务,是售卖高价的“排盘”和“咨询”,甚至是回收流量的“5元/个”。国学,成了流量转化链条上的一环,其神圣性与严肃性被消解殆尽。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赛道”思维催生了一种危险的“合法规避”策略。从业者清醒地知道,一旦“体量上来”,奔着“百万千万”去,就“很难把握”,容易触及法律红线。于是,他们选择了一条“更稳”的路:自己小规模操作,同时将整套“玩法”打包成“知识付费”课程出售。这本质上是一种风险转嫁——将潜在的法律与道德风险,分散到无数个“小白”学员身上。当每一个人都只做“100单”,监管的网似乎就难以捕捉,而组织者则在幕后坐收渔利。这种模式,让国学的传播不再是智慧的分享,而成为了一场精心设计的、以“教你赚钱”为名的集体投机。 当“追求热度和利润率”成为最高准则,国学便彻底“不再传统”。它失去了那份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因果报应的深信,对“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它只剩下赤裸裸的“术”——流量之术、营销之术、割韭菜之术。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训诫,在“快速变现”的诱惑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我们怀念的,是那个“小国”赛道里,摆摊算命的老先生。他可能一天只算几卦,顺带卖点手串,收入微薄,却可能真心实意地为求问者指点迷津,劝人向善。他的“小”,是因为他敬畏天道,恪守本分,将服务视为一种缘分而非生意。而今天的“赛道”玩家,追求的是规模化、可复制、高利润,这种“大”,恰恰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剥离与背叛之上。 当网络领导者将国学视为“赛道”,当传统文化被彻底卷入流量经济的洪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学的异化,更是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迷失。如果有一天,我们只能在付费课程里学习如何“利用”国学赚钱,而再也找不到一处能让人静心聆听“天人合一”智慧的净土,那将是传统文化最大的悲哀。 玄贶认为国学蒙羞,不仅在于有人用它牟利,更在于我们整个社会,似乎已经默认并接受了这种将一切神圣事物都解构为“赛道”与“玩法”的思维。当热度与利润成为唯一的标尺,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传统”,更是作为人,那份对超越性价值的追求与敬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