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元节的日头还是那么毒,把老坟园的黄土烤出焦糊的气味。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坟茔间流动,像极了三十年前放学时的场景——只是再没有哪个孩子会脆生生八十二岁的老教师一声“徐老师”了,因为我这个出嫁的“小徐老师”都已经人到中年了,被许多家乡的人遗忘了。
纸灰飞过旧学堂
徐淑敏
中元节的日头还是那么毒,把老坟园的黄土烤出焦糊的气味。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坟茔间流动,像极了三十年前放学时的场景——只是再没有哪个孩子会脆生生八十二岁的老教师一声“徐老师”了,因为我这个出嫁的“小徐老师”都已经人到中年了,被许多家乡的人遗忘了。
在老家茨滩村庄后面一百米左右,有个叫嘉兴湾的大坟园,里面的祖坟有一百多座。而我的祖先的坟却在第一座,据老人们代代相传,说我的祖先做过官,告老还乡葬在了这里。我一直为出生在书香门第而骄傲,我也为姑妈叔叔是老师而自豪,更为家族里出了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而欣慰。我感恩自己的小学启蒙老师——谢秀兰老师,她让我知道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我也感恩我的父辈们,精心教导培养了我。所以每次回乡下,必定要到村上小学去逛逛。那里不仅是我的母校,也是我初登讲台工作过的地方。
我先来到爷爷奶奶坟前的蹲下,火苗舔过父亲的名字时,听见身后传来迟疑的脚步声。回头望见几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眉眼间能辨出二房家老三的轮廓,偏生谁都不先开口。到底是堂侄还是堂孙?该叫明明还是伟伟?这些名字在舌尖滚了又滚,终是随着纸灰飘散了。 我只和几位老者打了个招呼。
只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们见了我大姑妈会说:“徐老师,您回来了?”这一声唤得我姑妈眼眶发酸。如今还肯这样叫她的,队里不过十几个人了,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
上完坟,我刻意绕到曾经任教的小学看看。围墙还是三十年前的样子,只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标语半边不见了。铁门锁孔锈死了,从缝隙里望见篮球架倒在地上,架杆间堆满洋葱袋。当年我带着孩子们用石灰画跑道的那片操场,如今被彩钢瓦棚压得喘不过气——外地来的承包户正把蔬菜垛堆成小山。
有个穿围裙的女人从教室改建的厨房探出头,用外地口音问:“找谁哩?”我张了张嘴,竟不知该答什么。难道说找当年教室里做过的孩子?找埋在水泥地下的跳房子图案?还是找被改造成冷库后,永远封存在墙皮里的朗朗书声?
风送来农药车的轰鸣声。这些年村里并校、进城、土地流转,把一所完小碾成了蔬菜中转站。那些曾经被我教会写自己名字的娃娃,如今散在工厂的流水线、大城市的外卖站、新城区的装修队。他们的孩子坐在城里学校的塑胶跑道上,再不会知道祖辈的学堂变成了辣椒仓库。
空气里飘散着纸钱烧过的气味,纸灰迷了眼睛。村路两旁新建的楼房林立,竟使我有些迷失了方向。
来到村委会的小超市买东西,卖东西的妇女是对门叔叔家的外甥女,她微笑说:“徐老师,您回来了?我低声地问她:你儿子呢?”“我儿子在西北师大音乐系上研究生呢!”我欣慰地点点头。她接着说:“毕业以后要是能考上有编制的中小学老师,像你们一样,也挺好的。”我听到这个好消息,心头顿时欣慰了不少。
我忽然想起父亲生前总念叨:“学堂在根就在。”现在终于懂得他眼里的忧虑——当最后一所村小变成仓库,当最后一代认全族谱的人埋进黄土,漂泊在外的子孙们,将来要对着导航软件里的坐标磕头吗? 步行去坟园的路上,我遇见了十二社的几个年轻人带着孩子来上坟,我试图打招呼,对方却投来陌生的目光。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仰头问我:“你是谁家的亲戚?”我一时语塞,只笑了笑,心下泛起一阵凉意。在这里教了十年学,离乡进城工作,如今归来,竟成了陌生人。
大街上,我遇见旧识,寒暄间不免谈及往事。我故作随意地问起当年最器重的小班长徐雪超,她也算是我的堂侄女。
“雪超那孩子可真出息了!”老邻居声音顿时亮了起来,“ 今年刚刚兰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就考到了张掖中学教书呢!” 我的眼睛忽然有了光。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教室,那个总是坐在第一排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眼睛亮晶晶地望着黑板。徐老师那时刚教书不久,把满腔热情都倾注在这些乡村孩子身上。她记得雪超写的作文,字句间总藏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是她自己争气。”徐老师轻声说,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
夕阳西下,我慢慢向村外走去。故土已然陌生,但我播种的希望却在别处发了芽、开了花。那一刻,我不再较真了。教育何尝不是如此:老师记得每一个学生,学生未必记得每一个老师,但他们带走的知識与品格,却在看不见的地方延续着。
夕阳把彩钢瓦棚照得血红,像给整个童年盖了块裹尸布。 纸钱的灰烬在晚风中打着旋,我回头望了望渐行渐远的村庄,又望了望曾经任教过的小学校,心里满是欣慰。
(作者简介:徐淑敏,女,汉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甘州好老师,甘州区十佳书香教师,全区阅读之星。甘州区作协、朗诵学会会员,区级骨干教师,语文蒲公英导师。先后两次获得甘州区、张掖市“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热爱朗诵和写作,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于《甘肃教育》等省级刊物。曾多次在全区演讲比赛、征文大赛、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奖。参与的六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多次获得省市级征文大赛、朗读大会、书画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来源:金色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