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事件:由于端口数多、带宽大、低时延、低能耗等特性,光交换机更适用于数据中心的上层网络交换,有望在智算集群中替代传统电交换机,显著提升GPU芯片利用效率。市场研究机构QYResearch预计,到2031年全球光交换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0.2亿美元,未来几年复合
背景事件:由于端口数多、带宽大、低时延、低能耗等特性,光交换机更适用于数据中心的上层网络交换,有望在智算集群中替代传统电交换机,显著提升GPU芯片利用效率。市场研究机构QYResearch预计,到2031年全球光交换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0.2亿美元,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为16.3%。
OCS(光交换机)是目前大型CSP数据中心网络最关心的技术路线之一。随着数据中心光模块速度迭代加速以及超节点(Scaleup)网络中光模块配比的提升,OCS用于光电混合交换组网中可大幅降低成本和时延。
算力集群互联带宽是提升算力性能的核心环节之一,而OCS具备高带宽、多端口、低功耗等优势,有望成为解决下一代电交换机互联瓶颈的重要方案。当前全球算力建设加速,数据中心间互联带宽持续提升,OCS产业链公司业绩兑现节奏有望加速。
光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es, OCS)凭借其高带宽、低时延、低能耗等特性,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和智算集群网络的核心技术。结合市场趋势及产业链布局,以下从上游核心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对相关产业链板块及个股进行全面分析:
一、上游核心器件:光交换机的“精密心脏”
1. 光模块与光器件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深度绑定英伟达、谷歌等巨头,800G产品批量交付,1.6T光引擎研发领先,适配OCS架构下的高密度互联需求。
新易盛:800G/1.6T光模块核心供应商,LPO技术路线突破,业绩弹性大,与海外云厂商合作紧密。
腾景科技:为Coherent、Lumentum供应OCS核心器件(折射棱镜、衍射光栅),纳米级光学精度,北美云厂商送样测试进展顺利。
光库科技:铌酸锂调制器龙头,支持800G以上速率,适配OCS多波长并行传输需求,DCI场景成本优势显著。
2. 光芯片与组件
源杰科技:高速光芯片供应商,覆盖25G/50G/100G EML芯片,适配OCS低功耗需求。
仕佳光子:AWG芯片及DFB激光器核心厂商,布局硅光集成技术,降低OCS成本。
光迅科技:国内唯一量产MEMS-OCS的厂商,192x192端口产品通过谷歌验证,覆盖芯片-器件-整机全链条。
3. MEMS与硅光技术
赛微电子:参股瑞典Silex公司,MEMS-OCS晶圆代工服务欧美巨头,境内产线服务国内头部客户三年,技术成熟但面临液晶方案替代风险。
光库科技:薄膜铌酸锂调制器适配硅光OCS方案,推动多通道并行传输。
二、中游整机制造:OCS交换机的“大脑中枢”
1. 光交换机整机厂商
锐捷网络:国内白盒交换机龙头,中标阿里、腾讯等头部客户,推出首款CPO交换机,适配OCS高散热需求。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发布1.6T智算交换机H3C S98258C-G,设备用量减少70%,光模块用量降低50%。
中兴通讯:自研400GE/800GE交换机芯片,单槽交换容量14.4T,运营商市场份额第二。
2. 技术路线竞争
MEMS方案:谷歌主导,赛微电子、光迅科技参与,时延低于10微秒,但面临成本压力。
液晶方案(DLC):Coherent主导,Meta、亚马逊采用,产品逐步导入供应链。
硅光方案:华为、中际旭创布局,集成光环形器降低损耗,适配超大规模集群。
三、下游应用场景:算力集群与网络升级
1. 数据中心互联(DCI)
太辰光:MPO连接器全球前三,绑定康宁,OCS场景下MPO用量提升。
华工科技:CPO光模块核心供应商,与英伟达合作开发GPU集群光互连方案。
2. AI算力集群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支持OCS架构,算力密度提升30%。
海光信息:DCU加速卡适配OCS网络,降低GPU间通信延迟。
四、配套技术:液冷与CPO
1. 液冷技术
英维克:液冷解决方案龙头,为OCS高密度集群提供散热支持,PUE低至1.2。
申菱环境:浸没式液冷技术突破,适配OCS机房改造。
2. CPO共封装光学
剑桥科技:CPO光模块量产,功耗降低40%,适配OCS架构。
联特科技:1.6T CPO光模块送样测试,布局硅光集成。
五、风险与机遇
1.技术路线风险:MEMS与液晶方案竞争激烈,需关注北美云厂商技术选择。
2.需求爆发点:谷歌TPU集群2026年预计采购3.5万台OCS,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
3.国产替代: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发布,单卡性能提升2.5倍,国产厂商需加速生态协同。
总结:光交换机产业链呈现“上游技术壁垒高、中游整机集中度高、下游场景爆发力强”的特点。短期关注Coherent供应链(腾景、德科立),中期跟踪国产替代(光迅、华工),长期布局“光-液-算”一体化龙头(中兴、紫光)。建议结合技术路线迭代与客户需求节奏,动态调整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基于公开信息收集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看见价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