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云南山区老人,每年花几十块钱就扛得住大病风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21:04 1

摘要:上个月我去文山和丽江调研,在文山州砚山县干河村遇见一位彝族老大爷。他乐呵呵的对我说:“去年你们保险公司送的那份医疗险,真呢是救了老者我的命啊!”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嘿咻讲保险~[送心]

上个月我去文山和丽江调研,在文山州砚山县干河村遇见一位彝族老大爷。他乐呵呵的对我说:“去年你们保险公司送的那份医疗险,真呢是救了老者我的命啊!”

他患肝肿瘤住院,医保报销后,保险公司赔付了剩余全部医疗费用。老人反复念叨:“不有花一分钱,真不有花一分钱……”

回程路上我在想:怎样才能让更多山区老人,每年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这种“兜底”的保障?

云南山区老人最怕什么?

不是没钱吃饭,而是生病。一病返贫,一病拖垮全家。

但传统商业保险根本覆盖不到他们:保费(较高)交不起、健康告知(不懂)难沟通、理赔流程搞不懂。

好在云南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政府指导+险企承保”的普惠保险模式

“丽江惠民保” ,每年90元,最高保360万,还不限年龄、职业、病史;“春城惠民保” 五年坚持69元不涨价,累计赔付超1.7亿,最小获赔者1岁,最大111岁;昭通、红河等地也推出地方版惠民保,年保费普遍不超过100元。

这些产品本质上不是商业保险,而是社会保障的延伸——政府用公信力背书,险企微利运营,老百姓花小钱买安心。

山区老人看不懂条款?那就用最笨的办法:

驻村员手把手教:阳光保险在丽江组织员工进村委会宣传,中国人寿在昌宁县更戛乡设点收保费;方言广播循环讲:用彝语、傣语录“大喇叭”,讲清楚“怎么交钱、怎么赔钱”;理赔免申即享:文山州干河村的高大爷,从报案到赔款到账,全程由驻村干部和保险公司对接。

保险不再是冷冰冰的合同,而是看得见的服务。

有人问:保险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做亏本买卖?

是的,没错,保险是商业行为,但换个角度看——

普惠保险是社会责任,更是市场蓝海:云南60岁以上人口超700万,其中多少人是“保障裸奔”?微利不等于无利:通过规模化承保、智能化风控,完全可实现可持续运营;口碑带来增量:子女看到父母获赔,更愿意为自己买保险——今日的普惠客户,明日的商业客户。

就像保险公司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宣传和捐赠,短期看是成本,长期看是信任投资。

山区老人需要的不仅是赔款,还有资源。今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澜沧县的模式:

平安保险与救援公司合作,把“意外险”和“紧急救援”“智能设备”打包——老人摔倒,一键呼救,救援队上门,保险直接对接赔付。

这才是未来方向:保险不再是一张纸,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如今云南已在探索“基本医保+惠民保+社会救助”三层保障网。但最终目标不该是“让老人少花钱”,而是 “让风险被全社会分担”

下次再去山区,我希望听到老人说:“不怕生病,有保险管着呢!”而不是:“千万别病,病了就完了。”

来源:嘿咻讲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