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博士太原行」特别专访: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温蕊擎——感知太原新脉动,共绘并州新图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20:02 2

摘要:2025年“青年博士太原行”不仅是一次城市的邀约,更是一次与未来的双向奔赴。我们邂逅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温蕊擎,她以青年学者的敏锐视角深度观察太原的转型跃迁,用极具个人色彩的“e人大挑战”链接起百位博士的同频共振。她的故事,是太原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生

太原市汾河两岸

“智汇山西”太原专家人才夏令营暨2025年“青年博士太原行”启动仪式

2025年“青年博士太原行”不仅是一次城市的邀约,更是一次与未来的双向奔赴。我们邂逅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温蕊擎,她以青年学者的敏锐视角深度观察太原的转型跃迁,用极具个人色彩的“e人大挑战”链接起百位博士的同频共振。她的故事,是太原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今天,我们与她连线,聊聊这场独特的“并州”之约,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眼中的太原新貌、人才新政与创新浪潮,看这座千年古都如何以满满的诚意,点燃青年博士“回晋、建晋、创晋”的澎湃激情。

线上采访

采访人:共青团太原市委

受访人:温蕊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Question 1

蕊擎博士,欢迎您!首先,我们特别好奇,是什么契机或者初衷让您决定从北京来到太原,参加这次“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是单纯的“常回家看看”,还是带着某种特别的期待?

Answer 1

其实最开始是在小红书刷到去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分享,评论里全是大家的好评,内心坚定了今年一定要参加的想法!这次来,一方面是想借着活动好好看看家乡的新变化,了解最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另一方面,能认识同频的朋友,我觉得机会特别难得。所以这次更藏着想和家乡多联结、找机会的期待。

Question 2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最让您感到“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印象深刻的是什么?能分享一两个具体瞬间吗?

Answer 2

刚开始,我以为这次活动陪同人员是志愿者,后来才发现都是机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带队负责人讲到自己已经连续很久没有睡过早觉了,讲起来不是埋怨,而是非常自豪,忙中作乐,我的内心深受感触!直到最后一刻看着我们安全回家,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以后也一定像他们一样!

另外,我认识了一群特别优秀的同学。其中,一位北大的学姐,她聊科研时,不会跟着别人的节奏焦虑;聊起生活,眼里全是对生活的热爱,她松弛又自洽的状态,我深受感染:不要被焦虑推着走,自己寻找一条自洽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Question 3

我们知道,对于博士这样的人才,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种未来。经过这次深入的“亲密接触”,您心中的太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你认为太原这座城市,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博士而言,最核心的吸引力是什么?

Answer 3

对于一直在外求学的山西人来说,家乡发展得越好,心里就越有底气。这次“亲密接触”彻底刷新了我对家乡的印象,它早摆脱“煤老板”“适合老年旅游”的片面标签,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是一座既守着文化根脉、又满是创新活力的城市。

调研中,看到家乡在踏实做产业转型、钻研最新科技,创新氛围不输大城市;而且生活节奏也舒服,像我今年7月来实习时,同事们既能专心搞事业,中午还能回家睡会午觉,这种“能干事又能好好生活”的幸福感很实在。

而对青年博士生来说,我觉得最大吸引力是“诚意”与“机会”。一方面,人才引进政策特别实在,之前实习的科室姐姐老催我“毕业赶紧回,别错过好政策”;另一方面,太原转型正需要人才,能让我们的专业真正派上用场、填补空白,这种“被重视、能干事还能兼顾生活”的环境,很珍贵。

Question 4

我们必须问一下这个火出圈的话题——“48小时认识100位博士生”的“e人大挑战”!这个疯狂又可爱的想法是怎么诞生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或难忘的事吗?

Answer 4

其实最开始就是单纯想多认识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和优秀的人一起学习交流,特别有动力。虽然说我是ENFP,但真要主动搭话还是会不好意思。后来刷到网上很火的“邪修术”思路,突然就灵机一动:不如给自己找个“台阶”,搞个“48小时认识100位博士生”的挑战?这样主动开口就不是“贸然搭话”,而是“为了完成挑战”,心里踏实多了。不过前期也纠结好久,总担心会不会打扰别人、让大家反感。

实践证明,过程里完全没遇到尴尬,反而收获了超多温暖,中途我想打退堂鼓时,有好多同学鼓励我,还说特别期待最后的作品,瞬间就又有了劲。回想起来,这哪是“认识100位同学”,更像是“请教100位老师”,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都悄悄推着我想成为更好的人。

Question 5

您向大家推荐了自己的账号“温问问(读博日记)”,并呼吁“博士同仁一并回晋、建晋、创晋”。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台,为太原和山西的发展传递一种怎样的声音?

Answer 5

最开始推荐自己的账号时,我心里其实打了好久的鼓,又想突破自己,又怕大家不喜欢。但我总觉得,只有主动把自己的记录分享出去,才能收到反馈和成长,也特别好奇视频发出去后会是什么样子?没想到作品发出去后,突破3W观看量,还有很多同学转发收藏。这让我意识到:很多青年学子都在关注山西的人才政策,我随手做的这些记录,非常有意义。更意外的是,好多海外同学、在校老师还有博士生,都因为这些内容关注了我,经常会有人私信问我政策细节,我非常乐意跟他们聊、帮他们解答,非常有成就感,特别的开心。我也真心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记录,吸引更多人关注山西、回到山西,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Question 6

这次博士行的经历,会不会成为你读博日记里特别的一篇内容?如果写的话,你最想重点记录什么?

Answer 6

这趟博士行不光是“48h认识100位博士生”的挑战,更是我“读博日记”的好开头。说实话,博一就能赶上这么好的活动,很幸运,是一堂尤为珍贵的“开学实践课”。写进日记,我想记录两件事:一是相聚的温度。五湖四海的山西老乡回来、还有愿意来山西发展的同仁凑到一起,跟着大家一起参观、聊未来,内心非常暖;二是记录的意义,我本来就爱用音频、视频记录生活,总觉得好多珍贵的瞬间不记下来就会模糊,这次记录不仅是我的“数字回忆资产”,更能让没到场的人看到山西的好:好风光、好政策、好人文,实实在在的真人情,想到这些能感染更多人愿意回来建山西,就觉得特别值。

Question 7

最后,如果用一句话向全国的青年才俊发出邀请,您会如何介绍太原,邀请他们来这里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Answer 7

太原永远敞着怀等你,用最实在的待遇、最暖心的关怀,让我们一起相约太原,共续锦绣太原的新故事。

透过温博士的分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青年学者的活力与真诚,更窥见了太原这座城市的诚意与转型的决心。

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今天的太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精准务实的政策支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邀请函。它渴望被了解,更值得被选择。

正如温博士所说:“相信志同道合的人,我们总会在道路上相遇。”

举办“青年博士行”,是太原市打造人才高地、推动产才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我们不仅希望青年人才为太原带来新技术、新思路,更希望他们能成为太原的“城市合伙人”,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诚意与活力,共同书写属于太原、也属于每个人的崭新篇章。

文字不足以感受现场的精彩?没关系!温博士用镜头记录下了此行满满的收获与感动,并精心剪辑成了一段Vlog。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这场高端人才与千年古城的“双向奔赴”!

微博:太原共青团

快手:太原共青团

来源:太原共青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