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执行美日贸易协议,该协议规定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产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同时,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这些投资将由美国政府来选择投向。
一纸不平等贸易协议,一场突然的政治辞职,日本在美日关系的博弈中似乎付出了沉重代价。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执行美日贸易协议,该协议规定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产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同时,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这些投资将由美国政府来选择投向。
就在协议签署两天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突然宣布决定辞去首相职务,理由是“希望避免执政的自民党内出现分裂”。这场政治地震的背后,是自民党在参众两院选举中连续失利、党内派系斗争激化的结果。
特朗普4日签署行政令执行美日贸易协议,该协议对日本汽车关税将从现行的27.5%下调至15%,最早可能于下周生效。
表面上看关税下降了,但实际上日本汽车行业面临的是输美关税从之前的2.5%大幅上调至15%的局面。日本经济评论家门仓贵史指出,这只不过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
协议还规定日本必须购买包括玉米、大豆、化肥等美国农产品,每年总额达80亿美元,并将美国大米的进口量增加75%。
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这笔投资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美方,美国总统将对投资项目拥有“最终决定权”。
利润分配机制极不对等:先对半分成直至日本收回本金,此后超长期利润的90%归美国、10%归日本。如果日本拒绝为选定的项目出资,将面临美国施加新关税的风险。
面对如此不利的协议,石破茂政府的处境雪上加霜。日本广播协会7日报道,石破茂已决定辞去首相职务。
石破茂辞职的真正原因是希望避免执政的自民党内出现分裂。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均丧失过半数议席,石破茂政权基础严重动摇。
据报道,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等人曾夜访首相官邸,与石破茂进行长达两小时的会谈,劝告其主动辞职以避免党内分裂局面。
石破茂的辞职凸显日本政治稳定性与政策连续性的深层危机。自民党长期依赖派系政治维持权力平衡,但“黑金”丑闻的曝光彻底撕裂了派系间的脆弱联盟。
分析指出,美日贸易协议的实施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美国最高法院可能对贸易协议的合法性作出裁决;另一方面是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性格和作派。
日本在贸易谈判中被迫让步,暴露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被动地位。美国对日本内政的干预进一步削弱了自民党的执政基础。
石破茂的辞职决定,源于自民党内的激烈博弈。超过半数的自民党籍国会议员和超过半数的自民党都道府县支部联合会代表要求提前选举新总裁,石破茂被迫在任期剩余两年时下台。
协议中5500亿美元的投资将由美国“选择”,投资领域包括半导体、制药、关键矿产、造船、能源等战略行业。
日本看似通过谈判将“对等关税”由最初的25%降至15%,但实际上对日本汽车行业而言,输美关税由之前的2.5%大幅上調至15%,势必面临出口下滑导致的业绩冲击。
欢迎各位家人来评论区讨论:《美日协议压垮石破茂,日本站在战略十字路口?》的认知!
来源:嘉和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