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竟体育圈的明星们都到场了,比如奥运冠军郑钦文、潘展乐、汪顺,还有短跑飞人苏炳添,篮球界的巨星姚明啥的。
九三阅兵的时候,有不少观众一眼就发现了,全红婵居然没有出席。
这场那么关键的阅兵,明显没人邀请她,还是说还有啥别的原因没透露?
毕竟体育圈的明星们都到场了,比如奥运冠军郑钦文、潘展乐、汪顺,还有短跑飞人苏炳添,篮球界的巨星姚明啥的。
随便挑一个名字出来,都不乏响亮的传奇人物。
不过呢,也别太紧张,那是因为全红婵还有更要紧的事等待她去完成!
这次可不一样,不是训练,也不是比赛,更不是商业上的事,而是她要去上大学啦!
九月份的时候,全红婵会正式加入暨南大学,成为运动训练专业的新人啦!
现在,她正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着最后的准备。一传出这个消息,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和满满的期待,场面挺热闹。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突然的,早在今年二月,暨南大学就公布了2025年优秀运动员免试保送的拟录取名单,里面就有全红婵的名字了。
这说明,她的上大学之路,是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打算和细心考虑的。
所以,她不是缺席了,而是“请假”去追逐另一段精彩纷呈的人生。
要问为什么偏偏选了暨南大学,这里面也藏着全红婵以及她团队的巧思和深思熟虑的安排。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对于全红婵来说,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地点。
她的老家广东湛江,离广州也就几小时的车程,这样一来,她和家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拉得更近了。
对于一个从小就因为训练和比赛,总是漂在外头的孩子来说,能离家再近一点,简直算是一大安慰。
周末或者假期她能轻松回家,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这对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来说,可真是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再说了,暨南大学在体育教育这块底蕴挺深厚的,学校配备了先进的训练设备,师资力量也十分一流,体育资源更是相当成熟。
这就说明全红婵在兼顾学业的时候,也能接受到优质的专业训练。
而且啊,这些年广东一些名牌大学也都暂停了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毫无疑问,暨南大学就变成了像全红婵这种水平运动员的热门选择。
暨南大学培养全红婵的方式也让人觉得挺有趣的,简直是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满满的诚意啊。
就连苏炳添也亲自出马,为全红婵量身定做了一套培养计划,毕竟他现在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院长。
虽然还没正式开学,全红婵就已经提前体会到了学业上的压力。她自己也坦率地说,会努力协调好学业和训练的关系,力争在学习和比赛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她非常明白,学习对未来的前途可是关键,不光要在赛场上呼风唤雨,还得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全面素质。
可要说全红婵的成就,那绝对是一串亮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说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可是当年中国队里最小的运动员,才14岁啊,一出场就立刻引起了轰动。
女子10米跳台里,她靠着五跳三跳满分的惊艳发挥,最后打破了世界纪录,一举摘得金牌,成为中国跳水史上第二年轻的奥运冠军。
那一下,震撼了全世界,也让许多人铭记了这个可爱的“水花消失术”少女。
从那以后,她的职业生涯就像是开挂一样,一路高走。到了2022年的布达佩斯世锦赛,她拿下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和混合全能的双料冠军,还拿到了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亚军。
到了2023年,在蒙特利尔举办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上,她顺利征服了“207C”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最终夺得冠军,也让自己在国际比赛中双料奥运项目站上了巅峰。
接着在福冈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还有杭州亚运会,接连几个大赛中,她的金牌数也是不断增加,简直拿到手软。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成了她职业生涯的又一座高峰。
她一开始和陈芋汐合作,成功夺得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金牌,帮中国跳水“梦之队”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奥运七连冠,还为队伍添上了第50枚奥运金牌。
接着,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她凭借实力稳扎稳打拿下冠军,帮助中国队连赢五次这个项目的金牌。
令人惊艳的是,年仅17岁的全红婵,竟然一举夺得了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到2025年初,她还被评为2024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这无疑是对她去年表现的最高认可。
全红婵的水平,真是不用质疑,每次跳台上的动作,都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不过,要说这些成就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坚持,真是难以想象。从她小时候开始,就投身跳水训练,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练习。
还得长时间待在水上训练,一次又一次地跳跃、在空中翻滚,再到入水,哪一个步骤都追求完美到极点。
为了维持身体状态,她得严格管控饮食,不能随意放纵口腹之欲,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不少坎儿,身体发育带来的“成长烦恼”曾一度成为她最大的难题。
这次巴黎奥运周期里,她的身高一下子涨了7厘米,体重也涨了大概7公斤。
对跳水选手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啊。毕竟,身体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动作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不能掉以轻心。
她自己也说过:“现在跳起来没有以前那种飘飘乎乎的感觉了,每个动作都得重新调整平衡。”
而且,随着年纪一点点长大,加上比赛打得多了,敌手们也开始仔细琢磨她的技术招式,这让她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跟着变大。
不过,全红婵从来没气馁。她坦然面对这一切,靠着更加努力的训练不断克服难题。
陈若琳教练说,为了适应身体成长,全红婵加大了体能和力量的练习,每天训练的时间都延长不少,还反复拆解动作进行练习。
全红婵不仅技术杠杠的,她的人缘也是出奇的好,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原因嘛,说白了就是那么几句。
因为她挺实在、单纯又萌萌的,在赛场上,那毫不做作的天真笑容,总是能立刻暖到人心。
不管训练怎么辛苦,比赛多么紧张,她脸上的那份乐观和积极始终没变,反倒让周围的每个人都跟着受到鼓舞。
在采访中反复提到“挺好的”,当被问到巴黎奥运是不是“轻松搞定”的时候,她摸摸头,说“也算是半拿捏”。
跟陈芋汐既是竞争对手,又是闺蜜,出点差错还会安抚大家:“别担心,有她给我撑着呢。”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妈妈出过车祸需要治病,她就咬紧牙关想着拿奖金:“我妈治病要花不少钱,我得挣钱寄回家。”
比赛一结束,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家里,好让他们知道好消息。每个月我也会定期寄几千块生活费给妈妈,提起这些,她总是感动得眼眶都湿了。
这孩子挺像邻家妹妹的,特别喜欢吃五块钱的辣条,梦想着开个小卖部,把零食自由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喜欢背那个挂满小乌龟玩偶的书包,说起原因,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从没大胆要过娃娃机里的那些公仔。
被防沉迷系统限制每天只能玩一小时游戏,这种烦恼跟普通孩子也没啥区别。
眼下她一炮走红了,家里那片果园依旧如故,爸妈依然在种橙子、养鸡,哥哥也靠当三农主播靠自己的努力拼搏着。
她自己该练习的时候就练习,想笑就笑得眼睛成弯弓,一点都没有被热度弄得变了模样。
又努力又孝顺的她,真就跟自家的闺女似的,哪能不让人喜欢呢?
最后,我觉得全红婵肯定会越变越棒啦!
来源:湖北电视台舞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