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双凤村返乡农民周启富的30亩猕猴桃园里,郁郁葱葱的猕猴桃树整齐排列,一个个成熟的猕猴桃缀满藤架,微风拂过,阵阵果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今年我的生态猕猴桃长势好,现在看来,亩产 2000 斤卖 2 万元是板上钉钉的事。”周启富
周启富采摘猕猴桃。
□赵宇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9月2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双凤村返乡农民周启富的30亩猕猴桃园里,郁郁葱葱的猕猴桃树整齐排列,一个个成熟的猕猴桃缀满藤架,微风拂过,阵阵果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今年我的生态猕猴桃长势好,现在看来,亩产 2000 斤卖 2 万元是板上钉钉的事。”周启富开心地说。
返乡创业
昔日荒山变猕猴桃园
周启富的家,在合面镇双凤村600多米高的手扒岩上。由于山高路远,下山只有一条5年前才硬化的3.5米宽水泥路。出行不便让村里大多数青壮年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2017年,在外务工近20年的周启富回家,看到已是高过人头的野草山头让他感慨不已。一番权衡后,他决定回家乡打拼。
周启富经过多方考察,并结合村情、气候、土壤等实际,最终选择将自家30亩已荒芜的山坡开垦后种植有机猕猴桃。在多次向纳溪区果技站专家请教后,周启富引种了在市场上俏销的“红阳”猕猴桃,开启了种植猕猴桃之路。
“要种就走生态之路!”周启富说,种生态猕猴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引蔓、绑蔓、抹芽、疏花、授粉、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尤其是施肥和打药上,他全是用草木灰和畜禽肥,防虫害上也是黄板和吸虫灯“唱主角”。
2020年,周启富的“红阳”猕猴桃投产,精品果亩产量2000斤,10元/斤的价格供不应求。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周启富至今感慨不已,“周边乡邻看到我的猕猴桃年年丰收,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他们才算信服了。”
这两年,周启富的猕猴桃进入盛产期,为保证品质和个头均匀,商品果亩产量都保持在2000斤左右,价格也保持10元/斤。“亩入2万元,我还是很满足了。”周启富说。
“线上+线下”
猕猴桃不愁销
“朋友们,我家的高山生态猕猴桃已经上市几天了,品质生态,果子均匀,线上购买全是现摘,线下自己进园体验。”这些天,随着周启富的猕猴桃进入采摘季,他每天都要借助抖音平台进行一个小时的直播,向网友推荐他的生态猕猴桃。
“前几年,我主要是通
过朋友圈、老顾客带新顾客等线下方式来销售猕猴桃。”周启富说,由于销路单一,每年前后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卖完。这两年,他主动学习电商新技能,在抖音平台注册账号,通过直播拓展市场,让他的优质猕猴桃跃上“云端”,源源不断地进入省内外城市。
周启富说,酒好也怕巷子深,他的高山猕猴桃虽然品质生态,但在销售上仅靠线下“一条腿”走路,每天的销量十分有限,自从依托互联网让猕猴桃跃上“云端”,开启“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后,每日销量大增,一天下来要卖出 2000 多斤。尤其是近 50%的猕猴桃是通过线上“云端”销往省内外,大大缩短了猕猴桃的销售时间,售完时间由以往的9月上旬提前到8月底,提前了10天左右。
如今,周启富的30亩猕猴桃,一年下来就给他带来了60万元的销售收入,是他此前在外务工收入的4倍多。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