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开餐馆的朋友和我吐苦水:“哥,我家菜绝对正宗,服务也没得说,可为啥一天下来就两三桌?”
最近有个开餐馆的朋友和我吐苦水:“哥,我家菜绝对正宗,服务也没得说,可为啥一天下来就两三桌?”
我直接回他:“因为你还在等客上门,这年头,酒再香也怕巷子深得离谱!”
这不仅是他的困境,更是无数老板的噩梦:投入了全部家当,产品打磨得无比精致,团队也充满热情,可偏偏就是没人进店,没人咨询,没人下单。
每天早上一睁眼,房租、工资、水电费就像几座大山压下来,那种感觉,绝望得让人喘不过气。
生意不好的本质,99%的问题都出在:流量枯竭+客户缺失。
你的产品再好,如果没人看见,它就等于不存在。你的服务再绝,如果没人体验,它就是一纸空谈。
这不再是那个“开个店就有人来”的时代了,这是一个“抢”的时代!你不主动搞流量、搞客户,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把你碗里的肉夹走。
一、为什么你拼命“做生意”,却没人跟你“做生意”?
绝大多数传统老板的思维还停留在“产品思维”里:“我的产品这么好,理应畅销”。
兄弟,市场从来不讲“理”,它只认“注意力”!
你的产品可能确实能打90分,可惜竞争对手通过流量玩法,让1000个人看到了他70分的产品;而你守着90分的产品,每天只有10个人看到。
结果显而易见:他赢了,你输了。
我讲一个案例,我的一个学生要在一家老牌烧烤店附近开个烧烤店,问我如何抢对方生意,我告诉他网红店思维流量策略。
隔壁老王烧烤vs.新派网红烧烤店。
老王烧烤,十年老店,口味一绝,坚信“口碑传天下”,从不做任何宣传,老板坚信老店老客口味就是王牌。
就在他家五十米外,去年我的一个学生新开了一家网红店,味道只能说还行,但人家老板干啥?
每天抖音直播烧烤过程,红红火火的炭火、滋滋冒油的肉串、颜值超高的小姐姐送菜;抖音快手、美团大众点评、朋友圈、小红书所有平台疯狂打折促销搞活动邀请达人探店——“发朋友圈集赞30减50”等!
结果呢?老王店里每晚零星几桌老客,苦苦支撑;网红店天天排长队,两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
残酷的现实: 老王是输给了味道吗?不!他输给了流量!输给了拒绝拥抱新获客方式的自傲!
二、怎么搞流量?记住!流量不是水,不会自己流进来
流量是今天的氧气,没有它,一切商业模式都会窒息。但流量在哪?就在你我都每天泡着的线上世界里!
1. 内容就是你的“超级诱饵” 别一听到“内容”就头大,觉得那是大公司才玩得起的。
一个修空调的师傅,拍抖音教大家“怎么自己清洗空调滤网,省下50元”,这是不是内容?一个母婴店老板,拉个微信群每天分享“新生儿护理知识”,这是不是内容?
内容的核心是:提供价值,吸引关注,而不是硬邦邦地刷广告!你展示了你的专业、你的有趣、你的真诚,别人就会信任你,进而选择你。
2. 精准投放,让钱替你说话 总有人说投流是烧钱。请问,你付房租不是烧钱?你雇员工不是烧钱?
投流,不过是把线下的获客成本转移到了线上,而且效果可衡量、可优化!
微信朋友圈广告、抖音本地推、DOU+、小红书信息流,都可以精准定向到你的潜在客户群体:地域、年龄、兴趣、消费能力……
你是在用钱直接购买对你产品可能感兴趣的客户的注意力,这比在路口发传单效率高100倍!
再分享一个瑜伽馆的案例:一个小小瑜伽工作室的逆袭。
我认识一位瑜伽馆主,最初也是门庭冷落。后来我教她做了两件事:
第一,在小红书上持续输出“体态纠正”、“办公室减压小动作”等干货视频,吸引了本地几千粉丝;
第二,她拿出每月2000元的预算,投小红书本地推广,精准推给本市25-40岁女性。
结果呢?她的微信每天都有十几个人申请添加,咨询课程,工作室迅速满员,现在已经开始开第二家分店了。
她的成功秘诀: 内容(专业价值) + 精准投流(放大曝光) = 源源不断的精准客户!
三、流量来了,怎么变成你的“摇钱树”?
搞来了流量,如果不会转化,那就是浪费!客户不是加个微信就结束了,恰恰相反,这只是关系的开始。
1. 私域池子:把你的客户“圈”起来 一定要把公域平台(抖音、美团等)来的客户,引导到你的私域阵地(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个人微信、微信群视频号等)。
这里是你的地盘,你可以反复、免费、无限次地触达他们,发布新品、做活动、建立信任。
一个2000人的微信号,其价值远超过一个10万粉丝的抖音号。
2. 超级转化:信任+钩子 光有联系不行,还得让人愿意掏钱。如何让人掏钱?信任是关键。
通过朋友圈、视频号、公众号、社群持续展示你的产品、客户好评、你的专业背景,让别人觉得你是个活生生的、靠谱的专家。
然后,再适时地抛出“钩子”:比如限时折扣、秒杀、赠品、VIP特权等,制造一点紧迫感和稀缺感,促使他完成首次购买。
第一次交易成功,只要体验好,他就成了你的资产,未来有复购、有转介绍,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低。
记住: 生意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创意”。这个“创意”,现在更多地体现在如何高效地搞来流量和搞定客户上。
最后说句最犀利的: 如果你还在抱着“我的产品最好,顾客理应上门”的旧梦,那你不是在经营事业,你是在为情怀举行一场昂贵的葬礼。
这个时代,不同情弱者,只奖励那些愿意放下身段、研究流量、服务客户的狠人。
现在,停止抱怨,立刻行动!打开你的手机,开始拍你的第一条视频,策划你的第一个引流活动!你的客户,正在别人的直播间里下单呢!
赶紧上团购,搞定你三公里之内的客户你的生意将会越来越好。
来源:拓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