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麟焻,字石来,号玉岩,清代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城内东山巷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他一生为官清廉明正,历任中书舍人、礼部试分校、户部主事、四川乡试副主考、礼部郎中、贵州提学佥事等职,以“清若秋霜,明如悬镜”著称于世,深受朝野敬重。
林麟焻,字石来,号玉岩,清代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城内东山巷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他一生为官清廉明正,历任中书舍人、礼部试分校、户部主事、四川乡试副主考、礼部郎中、贵州提学佥事等职,以“清若秋霜,明如悬镜”著称于世,深受朝野敬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林麟焻受命为册封琉球副使,与正使汪楫率三百余人使团,持康熙御书“中山世土”,乘“册封舟”自福州出洋。途中航经黑水洋(今琉球海沟),风涛险恶,却因妈祖庇佑,仅三昼夜即抵那霸,较常程快逾一倍,琉球军民皆惊为神助。抵琉后,林麟焻参与完成谕祭先王、册封新王尚贞的典礼,展现了大国使臣的庄重与威仪。
在琉期间,林麟焻恪守节操,屡却琉球王室所赠金银,并自革廪费口粮,其廉洁之风深为琉人感佩,特修“却金亭”以彰其德。他还留下《琉球竹枝词》三十首,生动描绘琉球风土,成为中琉交往的重要文学见证。此外,他参谒久米村天妃宫,题联致谢妈祖护航之恩,并与琉球人士广泛交流,推动《指南广义》成书,促进航海技术与妈祖文化的传播。
归国途中,使团再遇风涛之险,林麟焻率众祈佑妈祖,终得化险为夷。回朝后,康熙帝嘉其使功,擢为户部主事。林麟焻亦奏报妈祖显圣事迹,请准春秋致祭,推动朝廷进一步尊崇妈祖信仰。
晚年林麟焻辞官归里,修祖祠、撰方志,尤以重修《莆田县志》影响深远。他亦为《天妃显圣录》作序,以亲身经历弘扬妈祖护国庇民之功。其诗文著作如《玉岩诗集》《中山竹枝词》等,皆传于世。
林麟焻以其清节、才学与外交功绩,成为清代中期杰出的官员与文化使者,其事迹不仅彰显个人品德,更是中国古代海上外交与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见证。
来源:莆仙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