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还记得,2025年女排世锦赛的名单上,没有朱婷的名字。这事儿让不少喜欢她的人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挺可惜。但朱婷好像没把这当回事,转身就回了老家河南,干起了别的事,还是和排球有关的事。
有时候,一个人的选择,比她在赛场上拿了多少分,更能让人记住。朱婷这次,好像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还记得,2025年女排世锦赛的名单上,没有朱婷的名字。这事儿让不少喜欢她的人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挺可惜。但朱婷好像没把这当回事,转身就回了老家河南,干起了别的事,还是和排球有关的事。
她回来,是带着一个目标的——打好2025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
这个全运会的冠军,对她来说可能有点不一样。她拿过那么多世界冠军,偏偏这个全国的冠军,因为伤病和之前预选赛的一些原因,两次都没能站上决赛的场。这成了一个没完成的心愿,一个职业生涯里空着的地方。这次回来,她就是要把它填上。
河南女排为了她这次回归,也是下了功夫。队里来了几个新面孔,有从美国回来的自由人王思敏,还有技术不错的蔡晓晴。教练组也围着朱婷想办法,弄了一套“以点带面”的战术,就是想让她这个核心的作用发挥出来。
但她回来,仅仅是为了打球吗?
不是,她还多了一个身份。2025年9月4号那天,河南省专门开了个发布会,请朱婷当“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公益形象大使”。这个名头听起来挺长,其实就是让她来为家乡的排球活动站台,带动一下气氛。
这个联赛也挺特别。
它不是那种专业队打的,而是面向全省16岁到45岁的排球爱好者。从9月份一直到12月底,全省18个地市的人都能参加。这不光是一场球赛,还把体育、文化和旅游都串到了一起,想让更多普通人玩起来。
那她具体都做了些什么呢?
朱婷还真是挺上心的。她会跑到学校里,跟小孩子们一块玩球,手把手教他们动作。有时候也出现在社区的活动里,给业余的球员做示范。她还参与一些公益比赛和选人,想给那些有梦想的业余球员搭个桥,看看有没有机会往职业的路上走。
她甚至想出了一些新点子,比如把河南的历史名人故事和排球结合起来,弄出新的话题。在发布会上,她就用一口地道的河南话给大家加油,她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在排球运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这话听着就实在,是真心为家乡好。
这还没完,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
就在2025年5月份,朱婷拿到了国家级教练员的证书。这在现役运动员里头,是头一个。她成了个“准教练”。这个证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拿到的,听说她在意大利科内利亚诺俱乐部的时候,一边打球一边给青年队当教练,还写了不少训练笔记。
她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快速多变”的打法,看来是真下了功夫去研究怎么当教练。
现在,虽然她还是个球员,但这个教练的身份,已经让她未来的路又多了一条。河南省体育局也看到了这一点,就给了她一个“队员兼教练”的角色。说不定在全运会的赛场上,我们就能看到她不光在场上扣球,还在场下参与战术讨论。
所以你看,她虽然没出现在世界大赛的名单里,但她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是要弥补自己职业生涯空白的全运会,这是她作为运动员的执着;一边是作为形象大使,推广家乡的排球运动,这是她对这片土地的回馈。
她现在做的事情,好像不再只是为了一个冠军,一个分数。
她走进校园,走到社区,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和她一样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孩子,能接触到排球,喜欢上排球。她是在为河南排球的未来播种,这个过程,可能比再拿一个世界冠军来得更长久,也更有不一样的意义。
当一个人不再只盯着自己脚下的那块赛场,而是开始为更多人铺路的时候,她的世界就变大了。朱婷还是那个朱婷,只她看的风景,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她现在是运动员朱婷,也是教练朱婷,还是河南排球的“孩子王”朱婷。她没闲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排球这条路上继续走着,走得更宽,也更扎实。至于那个生涯空白,能不能填补上,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重要的是,她回来了,并且带来了新的东西。
来源:正能量高山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