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狂飙”,谁能成为下一个行业“霸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21:28 1

摘要:别急,先给结论:想开上全固态,至少得等2027年;但半固态已经悄悄溜进4S店,最快明年就能摸到真车。

“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时候能上车?

”——这问题在车友群里一出现,瞬间99+。

别急,先给结论:想开上全固态,至少得等2027年;但半固态已经悄悄溜进4S店,最快明年就能摸到真车。

先说能摸到的。

国轩高科的“金石”半固态,良品率干到90%,200℃热箱测试都没冒烟,大众MEB+平台已经点头,2025年2GWh产线一开,第一批车就能跑起来。

宁德时代更猛,凝聚态半固态量产,全固态中试线也搭好了,能量密度飙到500Wh/kg,实验室里10分钟充80%不是梦。

比亚迪在重庆的试产线已经冒烟(字面意思),30GWh基地2026年投产,磷酸铁锂体系硬是塞进去40%更多电量,刀片电池瞬间变“刀霸”。

技术路线?

简单说就是“稳如老狗”的氧化物 vs “狂野飙车”的硫化物。

氧化物现在就能用,国轩350Wh/kg、3000次循环,够你从广州跑到漠河再回来。

硫化物更刺激,宁德500Wh/kg、2500次循环,但怕水怕得要死,生产线得跟芯片厂一样无尘。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刚搞出个锂-锑-钪复合材料,-20℃还能跑90%效率,冬天终于不用给电池盖被子了。

别以为只有中国卷。

日本松下2026年小批量量产,三星SDI押注硫化物2028年商用,宝马拉着SolidPower准备2025年整活。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刚把氧化物电解质导电率提高20%,美国能源部砸钱搞10分钟快充,全球都在烧钱抢门票。

产业链更热闹。2025年上半年融资总额涨150%,先导智能、海目星的设备订单排到后年,厦钨新能、当升科技的实验室灯火通明。

资本市场疯起来,有家公司半年股价翻三倍,就因为它给硫化物生产线卖“铲子”。

政策端也加戏。

中国路线图直接点名2025-2035年要搞定固态,欧盟补贴砸得比特斯拉股价还猛,日本干脆把固态电池写进国家安保战略——毕竟谁也不想再被石油卡脖子。

投资怎么选?

盯着两条线:一是宁德、比亚迪这些“已经上车”的巨头,二是孚能科技这种“技术疯子”——他们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500Wh/kg已经送样,万一赌对了就是下一个宁德。

设备材料商更稳,毕竟不管氧化物还是硫化物,都得先买他们的“锅碗瓢盆”。

最后泼盆冷水:全固态现在就像2010年的iPhone 4,看得见摸不着。

但半固态已经是iPhone 3GS——能用,且越来越好用。

急着换车的,2025年可以冲半固态;想等等党的,2027年全固态量产再下手也不迟。

反正不管怎么选,内燃机的棺材板已经钉死了,区别只是谁来钉最后一颗钉子。

来源:幽默小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