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能性硅烷的通式通常为Y-R-SiX₃,其中:Y是有机官能团(如氨基、环氧基、乙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提供与有机聚合物、树脂等的反应性或相容性。SiX₃是可水解的基团(如甲氧基、乙氧基、氯基),使其能够与无机表面(如玻璃、金属、硅片)形成牢固的硅氧烷(Si
功能性硅烷的通式通常为 Y-R-SiX₃,其中:Y 是有机官能团(如氨基、环氧基、乙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提供与有机聚合物、树脂等的反应性或相容性。SiX₃ 是可水解的基团(如甲氧基、乙氧基、氯基),使其能够与无机表面(如玻璃、金属、硅片)形成牢固的硅氧烷(Si-O-Si)共价键。
其核心作用在于 在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构建坚固的“分子桥”,从而解决界面粘接、应力、腐蚀、绝缘/导通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其在电子与光电领域的主要应用:
一、 半导体封装与制造
这是功能性硅烷应用最核心的领域之一,对芯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芯片粘接(Die Attach):
应用:在将硅芯片粘贴到引线框架或基板时,需要使用芯片粘接胶(通常是环氧树脂)。
作用:添加氨基硅烷(如 APTES)或环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可以极大地提高环氧树脂与芯片背面(无机SiO₂层)以及引线框架(金属,如铜、银)之间的粘接强度。这能有效防止在热循环过程中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导致的界面开裂和脱层,提高封装可靠性。
塑封料(EMC - Epoxy Molding Compound):
应用:用于包裹和保护芯片的环氧模塑料。
作用:同样添加氨基硅烷或环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增强环氧树脂与填充料(无机物,如熔融二氧化硅球形粉末)之间的界面结合。这不仅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还能显著降低吸湿性,防止“爆米花”效应(Popcorn Effect),并减少因水汽侵入导致的腐蚀和短路。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应用:用于Flip-Chip(倒装芯片)和BGA(球栅阵列)封装中,填充在芯片与基板之间的缝隙。
作用:环氧基硅烷是其中的关键成分。它既能与芯片的SiO₂钝化层和基板的焊盘表面结合,又能与环氧树脂基体结合,形成强大的应力缓冲层,吸收并分散热应力/机械应力,保护脆弱的焊点,防止其疲劳断裂。
晶圆制造中的表面处理:
应用:在晶圆级进行临时键合/解键合(Temporary Bonding/ Debonding)、光刻等工艺。
作用:使用特殊的硅烷(如粘附促进剂)对晶圆表面进行改性,增强光刻胶与晶圆表面的粘附力,防止图形畸变。某些硅烷也可用于改变晶圆表面的疏水性或亲水性。
二、 印刷电路板(PCB)制造
基板材料(CCL - Copper Clad Laminate):
应用:制造覆铜板(如FR-4)时,玻璃纤维布需要被环氧树脂浸渍。
作用:玻璃纤维布在编织后会经过氨基硅烷或乙烯基硅烷的处理。这些硅烷作为“处理剂”,在玻璃纤维(无机)和树脂(有机)之间建立牢固的化学键,极大提高层压板的机械性能(抗弯强度、韧性)和电气可靠性(耐CAF/导电阳极丝现象)。
solder Mask(阻焊油墨):
应用:涂覆在PCB表面起保护和绝缘作用的油墨。
作用: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油墨与不同基材(铜、玻璃纤维、基板树脂)的附着力,确保阻焊层在后续加工(如热风整平、组装)中不会起泡、脱落。
三、 显示技术(Display Technology)
偏光片(Polarizer)粘接:
应用:将偏光片粘贴到玻璃基板(LCD)或OLED面板上。
作用:在粘接胶(通常是丙烯酸压敏胶,PSA)中添加环氧基硅烷或丙烯酰氧基硅烷,可以显著提高胶水与超光滑的玻璃表面的粘接力,防止边缘翘起和脱落,确保显示的均匀性和长期可靠性。
封装胶(Encapsulant):
应用:特别是对于OLED和量子点器件,对水氧极度敏感,需要高性能的封装胶进行保护。
作用:封装胶(如环氧或硅胶体系)中使用功能性硅烷,可以增强其对玻璃盖板或阻隔膜的附着力,形成致密、无缺陷的封装层,极大延长器件寿命。
增透/防眩涂层(AR/AG Coating):
应用:涂在显示屏幕表面减少反射和眩光。
作用:涂层液中常含有硅烷成分,它们既能与玻璃基底良好结合,又能为涂层中的纳米颗粒(如SiO₂)提供锚定点,形成坚固、耐磨的功能薄膜。
四、 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
EVA/POE胶膜:
应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封装材料,用于粘接电池片、玻璃和背板。
作用:添加乙烯基硅烷或氨基硅烷作为交联剂和偶联剂。它们一方面参与EVA树脂的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大幅提升EVA与玻璃、背板(含氟聚合物)的粘接强度,防止脱层,保证组件2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背板(Backsheet):
应用:保护组件背面的多层复合薄膜。
作用:在制造PET等芯层与含氟 weather-resistant 层的复合薄膜时,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界面,确保各层间不分层。
银浆和铝浆:
应用:用于印刷电池片的电极。
作用:少量硅烷添加可以改善金属粉末在有机载体中的分散性,并提高烧结后电极与硅片的附着力,降低串联电阻。
五、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
荧光胶:
应用:将荧光粉(无机物)分散在硅胶或环氧树脂中,涂覆在LED芯片上实现白光转换。
作用:使用氨基硅烷等对荧光粉(通常是YAG:Ce等 garnet 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荧光粉在胶体中的分散均匀性,防止沉降结块。增强荧光粉与有机胶体的界面结合,减少光散射,提高光效和出光质量。缓解因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界面应力,防止胶体开裂和性能衰减。
功能性硅烷在电子与光电领域扮演着 “幕后英雄” 的角色。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增强界面粘接:解决异质材料(有机-无机)间的粘接难题。
提高机械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强度,缓解内应力。
改善耐环境性:防潮、防腐蚀,提升长期可靠性。
优化电气性能:保证绝缘,或改善导电界面。
实现功能化:用于制备各种功能性涂层。
它们虽然用量不大,但却是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随着电子器件向更高性能、更小尺寸、更柔性化发展,对界面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硅烷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
功能性硅烷相关活动推荐
“2025功能性硅烷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即将于2025年10月29-31日在深圳举办,会议特设“硅烷合成创新与绿色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与硅烷界面技术、硅烷热点应用”三个分论坛。报名本会,免费参加“2025华南硅业大会及展示”的系列会议:“2025(第二十七届)有机硅精细化学品技术交流会”、“2025纳米二氧化硅材料技术与应用交流会”、“2025功能性硅烷技术与应用交流会”、“2025先进硅基陶瓷技术与应用交流会”、“2025 第三届硅基气凝胶生产及应用高峰论坛”,本次活动预计1500+人,展位60+。
2025功能性硅烷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时间:2025年10月29-31日
地点:深圳
主题:硅烷合成创新与绿色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与硅烷界面技术、硅烷热点应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