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平时会吸收相当多的不良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吃了有可能致癌。
文:书曻
文/人间纪闻录
编辑/人间纪闻录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少不了关于“鸡”的菜品。
大年三十吃鸡、初一吃鸡、初二吃鸡...初十五还在吃鸡。
难怪大家老说那句话:“没有一只鸡能活着出中国”。
既实惠,又美味。谁能不爱呢?
然而,在大部分人都喜欢吃鸡肉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鸡屁股致癌”、“鸡脖子有毒”、“鸡尖打了针”···
事实真是这样吗?
究竟该怎样正确“吃鸡”,大家知道吗?
鸡屁股可以说是鸡身上最具争议性的部位。
生活中对它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
喜欢吃的人是“宁舍鸡腿,不舍鸡尖”,不敢吃的人是谈之色脸。
这里的鸡尖不是鸡翅膀,而是鸡屁股。
鸡屁股也称鸡臀尖,有的地方也叫鸡尾、凤尾。
是鸡肛门上方的三角状肥肉块,形状尖尖的被称为“鸡尖”。
与其它部位相比,鸡屁股没有骨头,含有大量脂肪。
一口咬下去,肥美嫩滑,口感极好。
四川地区愣是将鸡屁股做菜做到了极致。
烤鸡屁股、炒凤尾肉等备受追捧。
就像外地人吃不惯折耳根而四川人民顿顿少不了一样。
鸡屁股在四川人的餐桌上频繁出现。
就连挑剔讲究的日本人,也把看起来脏脏的鸡屁股视为美食。
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日本人的口味实在是太重。
他们竟然把鸡屁股做成了刺身!
由此可见,鸡屁股还是有它的市场。
但还是避免不了有大部分人从心理上接受不了。
说到底,不吃鸡屁股无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心理因素
鸡屁股在大家看来,是鸡排便的地方。
那么脏的部位,实在是没东西吃了都不会选择吃它。
实际上,大家真是误解了鸡屁股。
餐桌上的鸡屁股其实不是鸡的肛门,而是鸡的尾巴。
第二:生活中盛传“鸡屁股致癌”的说法。
很多人都认为,鸡屁股这个部位有很多淋巴组织。
在平时会吸收相当多的不良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吃了有可能致癌。
那么吃鸡屁股能致癌的说法能得到科学证实吗?
其实,在鸡屁股中确实有两个有毒的地方。
其一是鸡屁股下面的一个特殊物质—“腔上囊”。
这是鸡体内最主要的免疫器官。
当一只鸡吃了含有病菌或有毒的饲料后。
“腔上囊”就会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
来吞噬内各种有害物质,避免鸡生病。
但这种淋巴细胞有个致命缺点—只进不出。
各种有毒物质能被“腔上囊”吞噬,但不能被分解。
慢慢地,全部囤积在“腔上囊”。
如不小心吃进去,还真有可能引起中毒。
除了有毒的“腔上囊”外,“尾脂腺”也是鸡屁股中有毒的地方。
“尾脂腺”位于鸡屁股背侧。
因为它分泌脂肪,因此鸡会将此脂肪“涂抹”在羽毛上。
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羽毛。
也就是我们平常看见鸡总喜欢把脖子扭过来不停啄的原因。
“尾脂腺”这个部位往往存在炎症,因此也不可食用。
那是不是鸡屁股真不能吃了?
其实不尽然,鸡屁股和河豚在这方面很相似。
河豚体内含有剧毒,处理不当就吃进去就会致人中毒甚至身亡。
但是有毒并不意味着致癌。
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唐利军主任表示:
判断一种食物是否真的致癌,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
一是食物中是否含有直接致癌的物质、二是其含量是否达到了致癌剂量。
只要大家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鸡屁股,一般上都经过专业处理。
“腔上囊”和“尾脂腺”都被人为清理干净了。
大家在传“鸡屁股致癌”时,都是抛开计量,只谈危害。
而且,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鸡屁股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性。
由此可见,只要把鸡屁股处理干净,吃起来是不会致癌的。
鸡屁股作为“浑身都是宝”的鸡身上的一部分。
鸡屁股和鸡肉一样,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不仅能有效维持人体钾钠平衡,还能提高免疫力。
而鸡屁股口感Q弹,油脂丰富,不失为一种美食!
鸡屁股虽好,但也不能贪多。
既然是一种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偶尔食用可以,若长期食用就会导致脂肪摄入过量。
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在此提醒大家:
如果大家购买的是一只整鸡,或者自行宰杀。
家人又没有处理鸡屁股的经验。
那就建议大家在烹饪之间将鸡屁股丢弃。
如果因为想要尝尝鲜而中了毒,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鸡头是否含有毒素,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在很多速食店都能看见油炸鸭头、卤鸭头等招牌美食。
但同样作为家中禽类,鸡头却没有那么风靡。
不仅吃的人占少数,甚至还流传着“十年鸡头赛砒霜”的说法。
到底该不该听老人言,鸡头包括鸡冠究竟可以吃吗?
大家之所以觉得鸡头不能吃,是因为鸡总是用嘴啄地上的东西吃。
吃进去的就包括有害金属和病菌。
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长期储存在鸡头内,也不易排出。
时间越长,毒性越强。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虽然鸡确实是通过头部上的嘴吃食物,但最终还是要到肠胃才能被吸收。
即使真是食物有毒或者含有重金属,还是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排毒处理。
鸡头没有处理毒素的功能,更不会堆积毒素。
对此,研究人员将饲养了4个月和4年的鸡进行了实验对比。
结果得出:两种鸡的鸡头和鸡冠中所含的成分都没多大区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生长了4年的老公鸡在和同类斗争时,会更容易受伤。
同时研究人员还表示:鸡冠中并没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而关于鸡头内是否含有重金属,浙江农产品研究所也对鸡头做过食品安全检测。
他们从农村的养殖场中,取了大量的鸡头进行化验。
除此之外,还研究了鸡头与鸡身上其他部位,重金属含量是否有较大差别。
结果经过分析得出:
鸡头与其他部位的重金属含量都不高,没有超出国家安全标准。
而且重金属在鸡身上的分布很匀称。
鸡头没有比任何一个部位所含的重金属量多。
至于古人所说的十年鸡头。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机会吃不到能饲养10年的鸡。
从家禽类的销售市场来看,因为需求量极大。
一般在养殖场中用饲料喂养的鸡,基本在两至三个月内就会被出售。
虽然鸡头和鸡冠无毒能吃,但也建议少吃。
其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容易对肝脏肾脏造成较大的负担。
特别是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人很不友好,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哪怕是身体健康的正常人,一周最多1至2次。
鸡的整个翅膀由三部分组成:翅根、翅中和翅尖。
虽是同一出身,但市场上对这三个部位的价格确是差了好几倍。
翅中价格最高,接着翅根,最便宜的便是翅尖。
翅尖不仅价格便宜,味道也特别香。
鸡腿和鸡胸虽然肉多,但瘦肉居多,口感柴。
鸡冠和鸡屁股肥肉多,但吃着发腻。
鸡尖可以说这两种缺点都不存在,既有肉,口感还好,满满的胶原蛋白。
但很多人在吃这天赐的美味时,心里却很纠结。
网上经常流传着:鸡打针就是从鸡翅尖注射进去。
各种淋巴聚集的地方,残留了很多毒素和激素。
那么鸡翅尖真的不能吃吗?
确实,鸡在饲养的过程中,幼时的小鸡仔会被注射一些疫苗抗生素。
但是,注射的位置并不是鸡翅尖。
在给鸡进行皮下注射时,一般都会选择皮下组织丰富的地方。
也就是皮较“松散”的地方。
很显然,鸡翅尖并不符合要求。
真正注射的位置鸡翅根,也就是被大家称为“小鸡腿”的地方。
而且,养殖防疫人员是为了保证鸡的安全性才给其注射抗生素。
就和我们打疫苗是一个道理。
因为抗生素成本高,养殖户基本不会滥用。
即使是注射了抗生素,也会随着血液迅速扩散至全身。
在成长过程中,抗生素也会被新陈代谢掉,一点都不影响食用。
如今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很多抗生素都不需要通过打针。
可以通过日常喂食达到目的。
而鸡翅尖上所谓的毒素,也就是淋巴产生的毒素。
不可否认鸡翅尖上确实有,但在鸡身上有很多淋巴组织。
在鸡翅尖上算是比较少的了,因此产生的毒素也是微乎其微。
就算食用,也会被人体代谢出去,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
如果实在是担心毒素影响健康,但又特别想吃鸡翅尖。
可以选择用水高温烹煮。
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口感和味道,还能将残留的小部分毒素清除大半部分。
至于激素注射大家不必过多担心。
如果养殖户真给鸡注射了激素,首先在检疫流程中就第一个被打下了。
况且,被注射了激素的鸡,不仅不一定会起到催熟的效果。
反而会使鸡本身的身体机能产生影响,一旦出现威胁健康的问题。
就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
所以,有双重风险的事,养殖户一般不会去做。
只要是从正规途径购买的鸡翅尖,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鸡脖毒素大,是否真的致癌?
据报道,牛津大学相关机构收集了50万英国人。
长达8年的饮食习惯和患癌数据。
发现其中有约2万人确诊了癌症。
经过简单分析,发现鸡鸭鹅等家禽类的食用与前列腺癌。
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更是放言:若每日食用超过30克家禽肉。
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就会增加百分之23.1。
该报道经过发酵,便流传出了“吃鸡肉致癌”的消息。
一时间,在社会中引起了小小的慌乱。
很多人不想得病,就表示不再吃鸡肉。
特别是和鸭脖一起称霸卤味小吃届的鸡脖。
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究竟这一数据值得信赖吗?
其实,在吃鸡肉会致癌的理论中。
鸡肉和致癌只是存在联系,并不是直接原因。
毕竟,现在谁家还不吃鸡肉呢?
之前给大家解释了鸡屁股、鸡头和鸡翅尖这些部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那鸡脖子真的致癌吗?
很多人说,鸡脖子上布满了淋巴结。
好多细菌和病毒,吃了肯定不健康!
这个不可否认。
鸡脖子上肉并不算多,但却有大量的淋巴腺体和血管。
腺体中含有动物体内的毒素,以及饲料中的激素等有害物质。
排毒器官中的细菌和病毒不能被清除,更别想着能在烹饪过程中消灭。
但这并不是淋巴结,而是淋巴集结体。
而且主要是分布在皮下,指的是鸡脖子的皮和肉之间的小疙瘩。
大小类似小拇指肚,摸起来有鼓起来的感觉。
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得到的。
因为鸡没有形成淋巴结,而淋巴腺体又处于皮下,并且肉眼可见。
所以想健康的吃鸡脖,其实很简单。
只需要把鸡脖子的皮撕掉,清理干净上面额白色薄膜即可。
现在流通在市场上的鸡脖子,基本上是已经将淋巴腺体去除掉了的。
但还有一问题:都是禽类脖子。
鸡脖子有淋巴腺体,鸭脖子就没有了吗?
鸭脖子也是有的,能在市面上流通。
想必只要商家不黑心,都会将淋巴腺体去除。
那市面上为何光有鸭脖子做成卤味,没有鸡脖子呢?
这可能还是和鸡的体型有关。
鸡的体型和鸭相比,要小巧的多,而且鸡脖子的长度也较短。
而价格相差不多,鸭的肉质较多,更有嚼劲。
比较之下,鸭脖子是肯定会比鸡脖子有市场的。
以上是针对传播的流言和实际情况,对鸡身上最有争议的几个部位进行了解读。
总结一下重点:
鸡屁股,去掉两种腺体后可以吃。味道油润肥美。
鸡头和鸡冠,无毒素放心吃。食用口感丰富。
鸡翅尖,并未打针放心吃。肉质紧致,弹性十足。
鸡脖子,去掉淋巴腺体可以吃。肉质谈韧,口感劲道。
结语:
“鸡的全身都是宝”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错。
当人患病时,作为优质的蛋白质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鸡肉首当其选。
而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鸡肉是为数不多的脂肪含量低的肉类。
简直是减肥人士的佳品和福音。
生活中,对于不管是好吃不好吃,爱吃不爱吃的食物。
我们都要控制进食量。
不然,健康的东西也能吃出病来。
来源:流心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