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绕弯子地说,慢性肾病患者对“运动”这两个字,态度往往是又爱又怕。怕运动伤了肾,怕一动血压飙上天,怕肌酐升了没法交代。但近年一系列研究却不断在修正一个老观念:不是“肾不好不能动”,而是“肾不好更要动”。
不绕弯子地说,慢性肾病患者对“运动”这两个字,态度往往是又爱又怕。怕运动伤了肾,怕一动血压飙上天,怕肌酐升了没法交代。但近年一系列研究却不断在修正一个老观念:不是“肾不好不能动”,而是“肾不好更要动”。
尤其是每天规律、适度的有氧锻炼,对慢性肾病早中期患者而言,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治疗”。不是我说的,是研究说的。不到半年,身体可能会发生4个惊人的变化,不夸张地说,有些甚至能影响病程的走向。
说到这里,很多人脑子里肯定冒出一个“误区”——肾病就该静养,锻炼会加重肾脏负担。这句话,听起来像个道理,实则是拖慢康复的“绊脚石”。今天,我们就来拆一拆这个误会,看看科学怎么说,医生怎么建议,患者怎么做。
先说第一大变化:肌酐水平可能稳定甚至略降
这恐怕是很多肾友最关心的指标。肌酐是什么?说白了,它是肌肉代谢的“废水”,正常由肾脏排出。肾功能差了,肌酐就憋在体内,数值就上来了。那锻炼不是会让肌肉动起来,肌酐更多吗?
表面上看,这话没错。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肌酐产生”,而在“肾功能代谢”。研究发现,规律的中低强度运动能改善肾脏微循环,让“过滤器”换个节奏工作,反而更有效率。
2022年《中华肾脏病杂志》发表的一项观察数据显示,早期肾病患者连续锻炼12周后,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平均提高了8.1%,肌酐水平轻微下降。这不是神迹,是生理机制。运动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了炎症反应,让肾脏有了喘息的机会。
第二大变化:蛋白尿可能减少,尿检更“干净”了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晴雨表”,是肾小球漏了。很多人看到尿里有蛋白,就吓坏了,连楼梯都不敢走。轻到中度的有氧运动并不会加重蛋白漏出,反而可能让“漏”的情况减轻。
机制在于,运动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减轻高血压对肾小球的冲击。2021年《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刊登的一项临床试验指出,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连续4个月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平均下降了160mg。数字不大,但意义重大——这代表肾小球“闸门”在慢慢修了。
第三大变化:血压更稳,夜间不再偷偷飙高
高血压,是伤肾的刽子手。肾病人里,将近80%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有的白天还行,晚上睡着血压却悄悄上去了,第二天醒来头晕眼花。这个叫“非杓型高血压”,很难治。
运动,尤其是晚饭后的一段快走,对这种血压模式有奇效。一项发表于《中华高血压杂志》的研究显示,肾病高血压患者每周锻炼5天、每次40分钟,3个月后夜间血压平均下降6~8mmHg。这不是小数,是能决定心梗、脑梗风险的大事。
从医生角度看,稳定血压不是为了“看起来好看”,是为了“肾脏不再挨打”。血压每上升10mmHg,肾功能下降风险增加约20%,这是流行病学的结论,不是吓唬人。
第四大变化:炎症水平下降,全身状态“轻了”
很多慢性肾病患者都有一个共通感受:整个人像是被什么压着,提不起劲、总疲惫,连情绪都灰蒙蒙的。这不是心理问题,是慢性炎症在作祟。
肾病不是“肾的事”,而是“全身慢性炎症状态”的反映。运动,是抗炎的天然药物。研究证实,规律锻炼能降低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改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免疫因子的表达。2020年《中华内科杂志》报道,中度肾病患者坚持锻炼3个月,CRP平均下降了36%,患者主观疲劳评分也明显改善。
你可能不会在第一天、第一周看到这些改变,但身体记得每一次流汗,每一次心跳的节奏变快,它都在悄悄修复、调频、调整。
说到这里,也不能不提两个关键提醒。
一是运动强度必须“量力而行”。肾病人适合的锻炼,是中低强度的快走、慢骑、舒缓体操、太极等,追求“微出汗、微喘气、不憋气”。别去练力量举重、冲刺跑、HIIT,这不是拼命,是找病。
二是运动时间点要选对。早晨空腹血压低、有风险,晚上太晚又影响睡眠。最推荐的是下午4点6点之间,或者晚饭后1小时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活动,既安全又效果好。
如果你愿意再多走一步,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肾病运动处方”训练,那效果会更系统。现在不少三甲医院康复科都能定制这类方案,不妨去问问。
说到底,肾病患者不是不能动,而是要“聪明地动”。运动不是负担,是你和肾脏重建关系的桥梁。每一次坚持,都是在跟疾病说:“我还没认输”。
你可能还记得阿姨群里那个“跳广场舞的李姐”,原本肌酐290,一年后降到了250。医生说她用药没变,但她坚持快走、跳舞、按摩,把身体的“自愈力”调动了起来。
我们不是神医,也不会许愿。但作为一个看过太多肾病病人起伏的医生,我只想说:你不动,病就赢;你一动,哪怕慢点,主动权就回来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中度慢性肾病患者运动干预疗效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4):245-249.
[2]刘慧.规律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疲劳状况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9):816-820.
[3]王丽.快走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变化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1,30(5):410-414.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