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军礼(小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8:19 1

摘要:徐念军还记得,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101岁的爷爷就把他叫到床边。老人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清醒过了,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彩:“念军,帮我把那身衣服拿出来,熨一熨。”

最后的军礼

那位总坐在青石板上的徐老爷子走了,就在看完九三阅兵的那天傍晚。

徐念军还记得,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101岁的爷爷就把他叫到床边。老人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清醒过了,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彩:“念军,帮我把那身衣服拿出来,熨一熨。”

徐念军知道爷爷指的是什么——那套已经褪成淡黄色的旧军装,胸前别着整整一排勋章,最显眼的是那枚刚刚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爷爷管这叫“战袍”。

“今天是个大日子,”徐老爷子一字一顿地说,枯枝般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枕边那条褪色的军毯,“八十年了,得让孩子们看看,咱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上午九点,天安门广场上九艳阅兵正式开始。徐家四代二十多口人齐聚在老屋堂前,围着老爷子坐在电视机前。

当国歌奏响,百岁老人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右手艰难地举到额际,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他瘦削的身板挺得笔直,仿佛还是八十年前那个奔赴战场的青年。

徐老爷子原名徐铁柱,1924年生于山东沂蒙山区一个贫苦农家。1941年,17岁的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58师174团迫击炮连的一名炮兵。那天离开家时,母亲偷偷在他怀里塞了两个窝头,他回头看见父亲站在土坡上,久久没有动弹。

“那时候哪有什么好武器,”老爷子看着阅兵式上先进的装备,喃喃自语,“咱们用的都是老套筒、汉阳造,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

他记得1943年在湖北公安藕池口的战斗中,他被日军击中右小腿。子弹穿透骨头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嚎叫。伤口如今仍然留着深紫色的疤痕,像一条蜈蚣爬在干瘦的腿上。

“疼吗,爷爷?”曾孙女小声问。

老人摇摇头:“早不疼了。比起那些再也没能回来的弟兄,这点伤算啥。”

1944年衡阳保卫战期间,徐铁柱在鸡窝山的一次突袭中奋勇杀敌,缴获了日军的一床军毯和一条皮带。这条军毯他珍藏了一辈子,成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电视里,徒步方队正在通过天安门广场。“这些孩子走得多精神,”老爷子眼睛湿润了,“要是大壮、二喜他们能看到就好了。”

大壮和二喜是他一个战壕里的兄弟。1944年的一场战斗中,日军的炮弹落下时,大壮扑在他身上,再也没能起来。二喜则在冲锋时被机枪打成了筛子,临终前手里还紧紧攥着家乡未婚妻寄来的信。

“爷爷你看,飞机!”小孙子指着电视屏幕喊。

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

老爷子仰起头,眯着眼看那些先进的战机划过天空,嘴里喃喃道:“要是当时有这么好的飞机就好了……多少孩子,连飞机都没见过,就被炸没了啊。”

他想起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他和战友们欣喜若狂,“高兴,把侵略者全都赶出中国了”。当时全国上下敲锣打鼓,共同庆祝胜利那一刻。

新中国成立后,徐铁柱解甲归田,来到贵州贵阳定居,后来成为长顺县邮电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从叱咤风云的抗日战士到默默无闻的邮电职工,他说:“能看到和平,看到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一切都值了。”

午饭时间,家人为老爷子准备了一碗长寿面。他却只顾着看电视上重播的阅兵画面,嘴里不住地说:“好,好啊!比我们当年的‘土炮’强百倍!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下午,老爷子精神出奇地好,竟然坐在藤椅上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他从床底翻出一个铁盒子,里面珍藏着一枚已经生锈的子弹壳、一张泛黄的战友合影,还有一本密密麻麻写满名字的小本子。

“这是咱们连的花名册,”老爷子轻声说,“一百八十七个人,活着看到抗战胜利的,只有三十九个。”

他一个个指着照片上那些年轻的面孔:“这个是山东的李大个,一场战斗一人端了鬼子两个机枪阵地。这个是四川的王小鬼,才十六岁,会说日本话,经常夜里摸到鬼子阵地前侦察...”

夕阳西下,阅兵的重播结束了。老爷子突然说:“念军,扶我到院里走走。”

院里的老槐树下,老爷子停住了脚步。他抬头望着满树新绿的叶子,轻轻哼起了一首古老的军歌:

“枪在我们的肩膀,

血在我们的胸膛,

我们要捍卫祖国,

我们齐赴沙场...”

声音很轻,却仿佛有一种力量,穿透了时光。

哼完歌,老爷子坐在槐树下的躺椅上,缓缓闭上眼睛:“我睡会儿,吃饭了叫我。”

徐念军给爷爷盖上了那条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军毯。老人睡得很安详,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晚上六点,徐念军来叫爷爷吃饭时,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老爷子走了,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他的胸前还别着那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手中轻轻攥着一张泛黄的战友合影。

在老人的床头,家人发现了一封早已写好的信:

“孩子们:

如果我走了,不要悲伤。我活了101年,见证了这个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从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孩子,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又看到了祖国繁荣强盛的今天。

我见证了最深的黑暗,也看到了最亮的光明。

今天,看完阅兵,我知道咱们的国家真正强大了,再也没有人敢随便欺负我们了。

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唯一遗憾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没能看到这一切。

替我多看看这个国家的明天吧,那会是我们曾经想象不到的美好。

别忘了,曾经有一群人,为了今天的这一切,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徐铁柱

2025年9月3日”

徐老爷子的葬礼上,来了许多陌生人。有驻军部队派来的代表,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孩子。

人们都说,徐老爷子是看着国家强大起来后,才安心闭眼的。他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活到了最辉煌的时刻,仿佛就是为了亲眼见证这个承诺的实现——他们当年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国强民安。

下葬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当棺木缓缓落入土中,突然有一架战机低空飞过,拉出一道长长的白线,像是献给这位老战士最后的敬礼。

徐念军忽然明白,爷爷不是简单地老去死亡,而是真正地死而瞑目。他跨越世纪的人生,最终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那天晚上,徐念军梦见了爷爷。在梦里,爷爷不再是那个佝偻的老人,而是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小伙,正和他的战友们——大壮、二喜、李大个、王小鬼...一群人欢笑着,走向一片光明的地方。

醒来时,徐念军发现自己脸上带着笑意,眼角却挂着泪珠。

他知道,爷爷终于回到了他的战友中间,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们:“咱们当年的血没有白流,咱们的国家,现在很强盛。”

来源:荷叶村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