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亚迪 9 月 4 日正式辟谣墨西哥建厂推迟传闻,明确表示 “仍在努力为墨西哥市场建造最高技术标准工厂”,这一表态强化了其全球化战略的连续性。根据规划,比亚迪墨西哥工厂将定位为北美市场的核心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建成后可创造约 10000 个就业岗
一、墨西哥建厂计划稳步推进:技术标准锚定北美市场
比亚迪 9 月 4 日正式辟谣墨西哥建厂推迟传闻,明确表示 “仍在努力为墨西哥市场建造最高技术标准工厂”,这一表态强化了其全球化战略的连续性。根据规划,比亚迪墨西哥工厂将定位为北美市场的核心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建成后可创造约 10000 个就业岗位,成为墨西哥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新增力量。该工厂自 2024 年 2 月启动选址考察,先后对哈利斯科州等多地进行评估,目前已进入谈判收尾阶段,印证了比亚迪海外扩张的系统性推进。
这一布局具有鲜明的战略针对性。北美地区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关税政策与技术壁垒对海外车企构成挑战。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可规避北美针对中国电动车的进口限制,同时依托墨西哥与美国的自贸协定优势,降低进入北美核心市场的成本。参考其泰国工厂 95% 的本地化率经验,墨西哥工厂将采用 “全球技术 + 本地供应链” 模式,计划引入最新的 e 平台 4.0 生产线,实现刀片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本地化组装,进一步缩短交货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
从行业视角看,该工厂是比亚迪 “三分天下” 布局的关键落子。目前其已在亚洲(中国、泰国)、欧洲(匈牙利)建立生产基地,墨西哥工厂投产后将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制造网络。比亚迪美洲区 CEO Stella Li 此前强调,北美市场需要 “符合当地标准的新能源解决方案”,而这座 “最高技术标准” 工厂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载体,预计 2027 年全面投产后,将使比亚迪在北美市场的份额提升至 10% 以上。
二、方程豹钛 7 上市冲刺:CTB 技术重构 SUV 安全与性能边界
在国内市场,比亚迪高端品牌方程豹的全新车型钛 7 已抵达全国超 300 家门店,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作为搭载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重磅产品,该车将纯电续航与结构安全提升至新高度 —— 提供 100km、105km、130km 三种 CLTC 纯电续航版本,其中四驱版配备 35.624kWh 磷酸铁锂电池,可满足日常通勤与短途出游的多样化需求。其 1.5T 插混系统(最大功率 115kW)与双电机组合,能输出 400kW 综合功率,零百加速时间预计进入 5 秒区间,兼顾效能与动力性能。
CTB 技术的应用是钛 7 的核心竞争力。这项比亚迪 2022 年推出的创新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形成 “电芯 - 车身” 一体化的三明治结构,使整车扭转刚度提升至 40500N・m/°,达到豪华车型水准。这种结构革新带来多重优势:正碰结构安全性提升 50%,侧碰防护增强 45%,同时实现 50:50 的黄金轴荷比,让这台长度近 5 米的中大型 SUV 拥有 83km/h 的麋鹿测试成绩。配合外挂式备胎设计与 2920mm 轴距,钛 7 在硬派风格与城市舒适性间找到了精准平衡。
渠道布局同样彰显比亚迪的市场信心。300 家门店的覆盖密度远超同级别竞品,这些门店多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及越野文化浓厚的区域市场,配备专属技术讲解区与越野体验模拟器。据经销商透露,钛 7 预售价或在 30 万元左右,主打 “技术轻奢” 定位,其搭载的华为乾崑 ADS 高阶智驾系统(可选配激光雷达)将与 CTB 技术形成 “智能 + 安全” 的双重卖点,进一步丰富比亚迪在高端 SUV 市场的产品矩阵。
三、储能业务中东称王:12.5GWh 订单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比亚迪储能业务再传捷报,其斩获的沙特 12.5GWh 储能订单不仅成为中东市场迄今为止最大单笔订单,更巩固了其全球储能第二的行业地位。该项目由比亚迪与沙特阿尔法纳集团联合开发,将在利雅得、拉比格等五座城市部署 2.5GW/12.5GWh 电池储能系统,占沙特 2026 年 22GWh 储能目标的 57%,对实现 “2030 愿景” 中 50% 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技术适配性是赢得订单的关键。沙特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对储能系统提出严苛要求,比亚迪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刀片电池为核心,通过智能温控技术使系统在 - 20℃至 55℃环境下稳定运行,循环寿命超 6000 次(80% 容量保持率)。项目采用的液流电池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既能满足电网调峰的长时储能需求,又可通过锂电快速响应弥补风光发电波动,度电成本较纯锂电方案降低 18%。这种技术组合已在沙特比沙 500MW 储能项目中验证,为此次中标奠定基础。
这一订单标志着比亚迪储能业务的全球化成熟。数据显示,比亚迪 2023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28.4GWh,累计出货突破 75GWh,在全球市场占据 15% 份额。其产品已覆盖 110 个国家和地区,从国内最大的 “风光火储氢” 一体化项目到澳洲大储项目均有布局。沙特订单的落地,使其在中东市场形成 “电动车 + 储能” 的协同效应 —— 此前比亚迪已在利雅得开设新能源汽车展厅,而储能项目的本地化服务将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预计 2025 年中东地区营收占比将提升至海外收入的 25%。
从墨西哥工厂的技术坚守,到方程豹钛 7 的产品突破,再到沙特储能的规模扩张,比亚迪正通过 “汽车 + 储能” 双轮驱动构建全球竞争壁垒。这三重进展既体现了技术创新的积累效应,也展现了其对全球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当 CTB 技术的安全基因、储能系统的稳定表现与本地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形成合力,比亚迪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规则,为中国智造的出海提供可复制的商业范式。
来源:电池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