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驴养殖必知:沙门氏菌防控与应对指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9:16 1

摘要:近期部分地区沙门氏菌高发,严重影响了母驴怀胎率,降低了咱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辨别沙门氏菌感染,以及该怎么预防和治疗,提高母驴怀胎率。

近期部分地区沙门氏菌高发,严重影响了母驴怀胎率,降低了咱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辨别沙门氏菌感染,以及该怎么预防和治疗,提高母驴怀胎率。

泽牧久远技术团队走访养殖户时拍摄

一、如何判断

流产时间:感染沙门氏菌的母驴,流产通常发生在妊娠后期,9-11月龄较为多见。若养殖场出现多例流产,且均在妊娠后期,需优先怀疑沙门氏菌感染。

流产前症状:多数感染沙门氏菌的孕驴在流产前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患病孕驴可能会出现拒绝饮食,精神不安,出汗,轻微腹痛,乳房轻度肿胀,排尿频繁,阴道有时流出血样液体等症状,继而发生流产。

流产后表现:流产后有的母驴会引发子宫炎症,体温升高,阴道流出红色至灰白色粘性液体。若出现继发感染,体温可高达40℃,并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阴道流出污红色腥臭味液体。

胎儿及胎膜:流产胎儿、胎膜水肿、增厚,表面附有糠麸样物质,部分胎膜呈污红色坏死。胎儿皮肤、黏膜、浆膜及实质脏器呈现黄染和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个别脏器发生坏死,脾脏肿大呈“橡皮脾”状,肝脏可见灰白色坏死灶。羊水浑浊,呈淡黄色或紫红色。

泽牧久远技术团队走访养殖户时拍摄

二、如何预防

疫苗接种:使用马流产沙门氏菌活疫苗(C355株,血清型参考:马流产沙门氏菌血清型1型),每年给母驴注射2次,间隔4个月。若母驴为初次配种的后备母驴,首免为配种前4周;若为经产母驴,首免可在空怀期(流产后或产驹后1个月)进行,避免妊娠期接种活疫苗引起应激。

保障营养:给母驴饲喂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如泽牧久远的母驴专用预混料,提升母驴的机体免疫力。

减少应激:运输前后在母驴饮水中加入泽牧久远 “一路平安”,可以减少运输等应激因素对母驴的影响,降低感染风险。

合理分群:把怀孕母驴、幼驹与公驴分开饲养,减少它们之间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卫生管理:沙门氏菌可通过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传播,若未及时无害化处理,会污染圈舍、牧草、饮水,导致其他孕驴感染,出现 “群发流产”。建议定期用生石灰乳或来苏儿溶液消毒圈舍,保持圈舍清洁,防止粪便污染。保持圈舍干燥通风,雨季要加强垫料更换,把湿度控制在60%以下,给母驴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放牧管理:野外有更多野生动物(老鼠、野兔、野鸟)活动,其粪便污染牧草的概率比圈养场地高;若放牧区域附近有其他养殖场(如鸡场、猪场),如果这些场所有沙门氏菌疫情,病菌可能通过雨水、动物迁徙污染牧草,导致母驴感染。如放牧期间频繁感染沙门氏菌,则应考虑尽可能圈舍饲养。

泽牧久远技术团队走访养殖户时拍摄

三、如何治疗

抗菌治疗:首选硫酸小诺霉素或头孢噻呋钠。也可以肌肉注射链霉素或土霉素,连续使用5-10天。

子宫冲洗:母驴流产后24-48小时内(子宫颈口未完全闭合时),用 0.05%-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缓慢冲洗子宫,冲洗后注入青霉素钠+链霉素混合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隔天1次,连续2-3 次;若阴道分泌物持续超过5天,需及时请兽医检查子宫内是否有残留胎衣。

小贴士:圈舍里的饲草在潮湿、通风差的环境下,容易滋生黄曲霉素、赭曲霉素、镰刀菌毒素等;放牧时母驴可能采食到田间枯萎的杂草、倒伏后霉变的玉米叶 / 麦秸,这些植物若已霉变,同样会产生霉菌毒素。这些毒素会通过母驴消化道进入体内,一方面直接损伤胎儿的发育器官,导致胎儿死亡后流产;另一方面会破坏母驴的生殖系统(如子宫黏膜受损),引发激素紊乱,进而诱发流产。因此要严禁饲喂霉变饲草,建议长期使用泽牧久远“双效霉杀清”,吸附霉菌毒素并将霉菌毒素排出体外。

来源:泽牧久远预混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