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你版LABUBU开售60秒全网售罄,溢价率高达1657%,背后是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的惊人业绩。潮玩市场的狂热仿佛昔日“炒鞋”“炒熊”的历史重演。
迷你版LABUBU开售60秒全网售罄,溢价率高达1657%,背后是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的惊人业绩。潮玩市场的狂热仿佛昔日“炒鞋”“炒熊”的历史重演。
8月28日晚10点,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正式开售。天猫旗舰店和抖音商城的付款端口因排队人数过多频繁卡顿。原价79元的产品在二级市场被炒至1388元。
这款新品的热销只是泡泡玛特2025年业绩暴涨的缩影。不久前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飙升204.4%,达到138.8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猛增362.8%,高达47.1亿元。
业绩狂飙,LABUBU成为增长引擎
在消费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泡泡玛特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奇迹。半年营收138.8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来自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该系列上半年营收达48.1亿元,同比增长668%,占泡泡玛特总收入的34.7%。
LABUBU不仅在国内市场火爆,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美洲市场增速达到1142.3%,欧洲市场实现超三位数增长。海外市场贡献了其接近40%的营收,首次超过中国市场。
“迷你版LABUBU”再度引爆市场
8月28日的发售活动成为了泡泡玛特热度的一次集中展示。开售前,已有超过58万消费者在天猫将“迷你版LABUBU”加入购物车。
开售仅10秒,京东、淘宝等平台官方店铺全部售罄。官方小程序页面一度陷入卡顿,提示“太火爆啦,请稍后重试”。直播间数据同样惊人。开售后10分钟,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的观看人次已超237万,并迅速攀升至386万。
二级市场疯狂,溢价最高达15倍
火爆需求迅速点燃了二级市场的炒作热情。在发售前,二手平台已有卖家提供代抢服务,一套14只的代抢价格高达2699元,较1106元的官方原价翻了一倍以上。
在潮玩交易平台“千岛”APP上,整套产品的成交均价达到1920.77元,甚至有用户以2580元的价格成交。隐藏款的价格尤其高昂。概率低至1⁚168的“隐藏款—爱心”在二级市场的最低挂价为679.7元,并已出现1188元和1100元的成交记录,相较79元的原价溢价超过15倍。
历史重演?“炒鞋”“炒熊”的教训
LABUBU的炒作现象并非首创。潮玩炒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21年的“炒熊”热潮。当时,一款来自日本的积木熊(Bearbrick)成为炒作对象,其与不二家的联名款发售价约2200元人民币,在国内某购物平台上挂价31009元,溢价超14倍。
更早之前,“炒鞋”热潮也曾席卷市场。一些国货品牌运动鞋频频遭遇热炒,很多爆款不是断货就是涨价。当时,国内某品牌的银白款球鞋官方发售价1499元,但有些电商平台售价却高达48889元,涨幅达到32倍。
这些炒作热潮最终都出现了降温。在迪士尼玩偶收藏圈,2018年复活节款蓝兔杰拉托尼玩偶最高成交价曾达2599元,后来挂牌价已跌至1109元,跌幅超过50%。
官方干预——价格“腰斩”的警示
面对疯狂的市场炒作,泡泡玛特官方也采取了措施。今年6月,泡泡玛特对LABUBU搪胶毛绒玩具3.0前方高能系列进行了大规模补货。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二手市场LABUBU价格“腰斩”。补货前,其价格在220-400元左右,补货后降至99-120元。
黄牛也开始批量收购预售订单,并根据预售时间调整回收价格:6月预售的整盒LABUBU回收价1150元,7月为830元,8月降至740元,9月仅640元。一位黄牛表示,企业大批量补货冲击了现货二级市场,现货回收价目前为1300元,“跌麻了”。
泡泡玛特的全球扩张之路
LABUBU的全球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泡泡玛特长期坚持全球化战略的结果。截至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571家零售店及2597台机器人商店。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战略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在英国先开伦敦店,在法国先开巴黎店,而且都是从核心商圈开始。2024年6月,公司在巴黎卢浮宫开店,就在著名的“倒三角”旁边。
这种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其亚太地区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58%;美洲地区收入22.7亿元,同比增1142%;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729%。
里昂证券预测,泡泡玛特2025年销售额可同比增长172%至354亿元人民币,中国及海外销售预料各占50%。
IP矩阵的健康度与未来布局
虽然LABUBU表现出色,但泡泡玛特管理层更强调IP矩阵的平衡发展。目前,公司有5个IP上半年销售额均突破了10亿元,还有13个IP收入过亿元。
除了THE MONSTERS系列外,MOLLY收入同比增长74%,SKULLPANDA、CRYBABY、DIMOO收入均翻倍增长。新锐IP星星人上半年收入3.9亿元,被称为“旗下成长最快的新锐IP之一”。
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将公司比作一家“唱片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IP发掘、孵化和运营体系,就像唱片公司发掘和培养歌手一样。
LABUBU还能火多久?
面对LABUBU的巨大成功,市场最关心的是这个IP能否持续保持热度。泡泡玛特管理层展现出长期信心。王宁用“金矿”比喻LABUBU的价值:“我们一起发现了一个金矿,大家人声鼎沸地在讨论,但当人群散去后,难道这个金矿就没了吗?不是的,而是这个金矿的挖掘才刚刚开始。”
在产品层面,公司持续创新拓展应用场景。王宁此前曾透露:“以前LABUBU可能是挂在包上,现在大家甚至可以挂在手机上,我觉得它的场景会更多。”
泡泡玛特正在构建“LABUBU宇宙”。THE MONSTERS家族除了LABUBU外还有Zimomo、MoKoko等成员,这些都有待深度挖掘。
潮流玩具背后的消费变革
LABUBU和泡泡玛特的成功背后是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Z世代”消费群体更加注重情感驱动和自我奖励型消费。长江证券研报指出,随着“Z世代”成熟,中国消费支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服务支出稳步上升,情感驱动和自我奖励型消费等新品类不断涌现。
中国消费者正转向能够带来情感共鸣和高性价比的购买行为,这表明消费结构正向情感中心化、品质优先的方向转变。
理性回归,潮玩不是投资品
从“炒鞋”“炒熊”到“炒LABUBU”,历史经验表明,潮玩本质上不是投资品而是情感消费载体。
2020年是潮玩经济的高光时刻。为了抢一双AJ1鞋、一个限定盲盒等,消费者从凌晨就开始在线下门店排队,更有甚者,还会雇人去排队。但随着行情变化和消费观念成熟,年轻人在消费时更加理性,对于二手潮玩这种非必需品,他们不再盲目跟风购买,而是更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和自身需求。
专家指出,潮玩市场存在显著价格失真现象。热门款被炒至天价,冷门款却遭“白菜价”抛售,凸显价格与价值基本面的严重背离。二手潮玩交易潜藏商品真伪难辨、未成年人合同效力争议及未来税务合规等多重风险。
潮玩市场的狂热终将回归理性,但人类对情感陪伴和精神满足的需求永恒不变。LABUBU能否避免重蹈“炒鞋”“炒熊”的覆辙,成为像米老鼠或Hello Kitty那样的永恒经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文|李练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