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露时节,秋意渐浓,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自古以来,茶客们流传着“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的说法,经过春天的鲜嫩与夏天的热烈,秋茶则呈现出独特的甘醇清香,仿佛把整个秋天的韵味浓缩在一杯茶中。
露沾蔬草白,
天气转青高。
今日白露,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邀你一起喝白露茶啦!🍵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自古以来,茶客们流传着“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的说法,经过春天的鲜嫩与夏天的热烈,秋茶则呈现出独特的甘醇清香,仿佛把整个秋天的韵味浓缩在一杯茶中。
秋白露茶,顾名思义,就是对白露前后所产茶叶的统称,涵盖了白茶、青茶、绿茶等多个茶叶品种。大名鼎鼎的福鼎白茶,就有白露时节采摘制作的工艺。跟随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工匠赋能计划项目受益人张钦部的脚步,走进福鼎市柴头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制茶工坊,共同品味秋茶的温柔回甘!
白露
福鼎白露茶的制作工艺遵循白茶传统核心,工艺极简,以萎凋和干燥为关键,因白露时节鲜叶特性略作调整:
采青
选取白露前后成熟鲜叶,保留完整芽叶梗。
萎凋
利用秋日温和气候自然摊晾,或适度控温萎凋,延长水分散发时间,促进内含物质缓慢转化,凸显醇厚基调。
干燥
采用晒干结合低温烘干,彻底去除水分,留存白露茶特有的温润香气与甘滑口感,全程不炒不揉,保持本真风味。
在乡村工匠赋能计划的助力下,张钦部将制茶工厂落户福鼎白琳镇山区的柴头山,实现了生产加工一体化。这一布局有效缩短了供应链的运转周期,让茶叶从产地到加工的流程更高效衔接。这不仅为村里的乡亲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也让茶叶的新鲜度保持最佳效果。项目还开展工匠发展经营能力培训,提升乡村工匠在运营管理、产品创新、品牌打造、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在培训中,张钦部与不同制茶工艺的乡村工匠们交流学习,技艺更加精进。
“用心做茶,用心做人。”这是张钦部的制茶格言,也是很多乡村制茶工匠处世的朴素哲理。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里,泡一杯花香氤氲的白露茶,静静品味自然馈赠与工匠巧手的温柔邂逅。
乡村工匠赋能计划
2022年11月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受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委托,积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成立专项工作组分别对12个省份开展实地调查,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二是举办技能竞赛,在云南、四川、广西、山西四个省开展乡村工匠职业技能试点比赛,并邀请23个省份相关部门干部前往观摩;三是开展评审认定,积极协助乡村工匠大师、名师认定培育工作推进小组开展初审、汇总、专家聘请等工作。四是在承办全国性的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活动,分别在贵州省、河南省、广东省开展一系列项目活动。
针对乡村工匠经营发展能力欠缺、缺乏文化挖掘与展示、带动产业增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3年发起乡村工匠赋能计划,通过工匠学堂、传承空间、产业扶持等举措,提升乡村工匠的经营发展能力,加强文化挖掘与传承展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来源:英子音乐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