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蚕户杨芳大姐今年养了六张蚕,她高兴地算起了账:“一张蚕就能收入4000块钱,镇上每张蚕还补助400块钱,算下来能赚两万多块钱呢!”
听说没?
在咱们康县云台镇
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正“吐”出一条乡村振兴的“丝路”!
而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
也在田野间孕育着“米”好生活~
走,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养蚕户杨芳大姐今年养了六张蚕,她高兴地算起了账:“一张蚕就能收入4000块钱,镇上每张蚕还补助400块钱,算下来能赚两万多块钱呢!”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养蚕户魏少元,他也养了六张蚕:“蚕种是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统一提供的,蚕茧也是统一收购,完全不愁销路。收入两万多块钱,效益还挺好的!”
原来,云台镇的蚕桑产业有着专业的服务!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不仅供应优质蚕种,还提供技术指导,让分散在各村的农户都能养得放心、养得省心。最让人惊喜的是,农户们只需要从3龄蚕开始饲养,到5龄成熟结茧,整个过程仅需22天左右,真正实现了快速见效、快速收益!
通过“党支部+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云台镇把蚕桑这个传统产业做出了新花样。有了公司的保底收购价62元/公斤,农户们彻底解决了“不敢养、怕卖不掉”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全镇动员了200多户闲散劳动力、留守妇女和老人参与养蚕,共发展养蚕400余张,蚕茧产量突破5万斤,创造产值150多万元,户均增收达7500元!
杨义荣 摄
不说不知道,云台镇不光蚕养得好,水稻种植也表现亮眼!杨湾村采取“村集体育苗+农户种植”模式,引进优质品种“羌穗100”,由村集体统一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还落实产业奖补政策,一下子带动7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这品种不仅产量高、米粒香,长得还特别旺。眼下百亩稻田郁郁葱葱,预计能收获4万公斤稻谷~又一个增产增收的“金色产业”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传统蚕桑焕发新生机,优质水稻播种新希望——云台镇正用实实在在的产业成绩单,书写着一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
来源:陇南康县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