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大牌危机!细菌严重超标,最惨的是老百姓,央媒点名怒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07:02 1

摘要:可偏偏有些国产食品老是出问题,不仅广告搞得一团糟,还被说冒犯了消费者,甚至在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上也屡次出丑,结果还被央媒点名批评。

民以食为天!

可偏偏有些国产食品老是出问题,不仅广告搞得一团糟,还被说冒犯了消费者,甚至在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上也屡次出丑,结果还被央媒点名批评。

40多天里道歉两次,这个被称为“面包巨头”的国产品牌桃李到底做了什么事?

没想到,连面包都能“塌房”。

最近,“桃李”接连上了热搜,网友们讨论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现在,甚至有国产面包品牌因为各种问题,频频登上热搜。

中秋节眼瞅着就快到了,所有上班族都盼着假期赶紧来,好好放两天假歇歇脚。各大商家也卯足了劲儿,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家中秋的新货。

一看就知道,各大品牌为了销量那是拼了命,街头巷尾到处是广告牌,就连电梯里的宣传海报,也都换上新面孔。

有个网友坐电梯时,一抬头看到电梯里贴的广告海报,觉得上面的广告词挺有意思,就随手拍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这视频一下子就火了,评论区里大家都在吐槽那句广告词。

原来,海报上的品牌是桃李,为了推销他们家的五仁馅蛋黄酥月饼,公司特意把广告语设计得占了海报一半的空间。广告语总共五行,前半部分还挺正常,大概意思就是:不喜欢吃这种馅料,是因为你还太年轻。

这句带着“老爸式说教”味道的文案,被网友骂成“品牌高高在上,太傲慢了”。社交平台上很快就闹起了“拒绝被品牌PUA”的热议,好多消费者直接说:“买个月饼还要被教训,干脆不吃了。”

广告刚上线一天,桃李面包官方就赶紧撤掉了这内容,还通过官号发了道歉信,说“文案翻车是领导拍的板,以后宣传交给年轻人管”,想用年轻化的方式救救口碑。但有些网友觉得道歉信“嘻嘻哈哈的”,没啥诚意。

桃李跟以前的李佳琦一样,惹恼了网友,把大家的怒火都点燃了。他们的直播间也被那些“嘲讽打工人”的评论刷屏了。

面对这些质疑,桃李一开始啥反应都没,就知道悄悄删评论。等到风头闹得实在太大,才出来说这是“内部共创机制的尝试”。

事件最后闹得太大,连《中国青年报》等央媒都惊动了,它们一点不客气,直接点名批评,说这种“自以为幽默其实不尊重人”的营销套路,本质上就是在“糟践和冒犯消费者”,绝对是条走不得的歪路,这次失败的营销,让桃李的品牌信誉遭了大重创。

如果说广告翻车只是品牌营销上的小失误,那食品安全出问题可就是真真切切戳到消费者的痛点了,这事儿谁都没法轻易饶了它。

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名单,桃李面包就在里面。

这个从1997年起步,一步步爬上A股“面包第一股”位置的国产牌子,曾经是无数人家饭桌上的老熟人。

可如今的桃李面包,更像是个掉进泥坑的大块头,在质量把关失败、广告闹笑话和业绩往下掉这三重压力下,走路都晃晃悠悠的。它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品牌信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

广告出事儿只是个导火索,真正让大家炸锅的是,它前脚刚道歉,后脚就被挖出7月面包细菌超标,还发霉、有刀片、飞虫,全都齐活了。

股价四年直线下滑,老板家族却套现二十多亿,跑路的动作比面包出炉还快。

销售渠道被社区团购和便利店抢走大块,桃李还用老一套的大流通方式,靠在超市堆货赚点辛苦钱,利润全被租金和活动费吃光了。

细菌总数超标这事儿可不是小毛病。这说明面包在生产或运送过程中,卫生条件差得一塌糊涂,消费者吃了轻的就拉肚子,重的可能闹出急性肠胃炎。

更让人发愁的是,这已经不是桃李头一回闹食品安全问题了。

不过,面对全国范围的抽检通报,桃李没第一时间认错,反而跑去向当地市监局申诉。

山东监管部门查了之后,直接驳回了申诉,在铁证如山面前,桃李终于勉强发了道歉,但从接到通报到道歉,整整拖了26天,态度看着特别被动和无奈。

2022年,天津子公司生产的纯蛋糕里就查出过飞虫;

2023年,还有消费者爆料在面包里吃出2厘米长的生锈刀片。虽然桃李一口咬定生产环节不可能有刀片,还报了警,但这事儿最后也没个明确的说法。

瞧瞧他们的处罚,就罚了1万块钱。跟他们一年60多亿的收入比,这点罚款简直毛毛雨,根本起不了啥震慑作用。

而且这已经不是桃李头一回出事儿了。早在2022年,天津子公司生产的纯蛋糕里就被发现有飞虫,那时候才罚了5万块。

有网友直喷:“现在随便谁都能教训我一顿了,买个面包还要被教训”,桃李面包家想出这么奇葩文案的家伙,也是个奇才啊!难道好吃跟挨社会毒打有啥关系?

甚至还有网友吐槽,这广告词是人能想出来的吗。现在这社会,花钱买个月饼还得被顺带教训一顿。真是让人无语到家了。

还有网友说,有些人就是单纯不喜欢五仁,怎么就扯到社会经历上了。这两事儿之间有啥联系啊。自己爱吃不爱吃,还得想想有没有挨过社会的毒打。

消费者抓起一包桃李面包时,担心的不是啥“生活毒打”,而是里面会不会又有啥奇葩“惊喜”。

面对业绩连跌四年和品牌信任大危机,这家国产面包大佬真正该干的,是回到初心,把扔在争议广告上的精力和钱,老老实实转回生产线上。

其实大家也不是盼着桃李倒闭,毕竟这是咱们自己的牌子,谁不希望它越来越好呢。

所以真心希望桃李能好好吸取这次教训,别再把精力扔在那些花哨的广告上,而是踏踏实实抓好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东西的品质。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