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传承优秀教育经验,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9月3日,重庆十一中举行了“青蓝工程”AB角教师会。本次会议以“传承·赋能·创新·共赢”为主题,通过AB角协议方案解读、优秀师徒经验分享、师徒结对等方式,为新学期教师培养工作明确路径。
为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传承优秀教育经验,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9月3日,重庆十一中举行了“青蓝工程”AB角教师会。本次会议以“传承·赋能·创新·共赢”为主题,通过AB角协议方案解读、优秀师徒经验分享、师徒结对等方式,为新学期教师培养工作明确路径。
会议伊始,教务处副主任余飞扬对AB角协议方案进行详细解读,明确导师(A角)与学员(B角)的核心职责与任务。其中,A角需履行“三带”职责:以自身言行“带师德”,做敬业奉献的教育榜样;全环节指导备课、上课、教研等“带师能”,助力B角夯实教学基础;引领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带师研”,提升科研能力。B角需落实“三学”任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师德风范“学思想”,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学本领”,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学作风”。
经验分享环节,往届优秀师徒代表登台交流。A角代表王琳老师结合自身指导经历,分享“因材施教、精准帮扶”的带教心得,强调通过常态化听课评课、针对性课题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突破成长瓶颈;B角代表陆瑶老师则以“学思悟践”为核心,讲述在指导教师引领下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成长历程,为在场师徒提供宝贵参考。
随后,在现场教师的见证下,新结对的A角与B角依次登台,明确“帮扶关系”,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结对仪式不仅是教育经验传承的象征,更搭建起师徒携手共进的桥梁,为青年教师快速融入教学团队、提升专业素养注入强劲动力。
会议最后,教务处主任刘东华作总结讲话。他肯定了“青蓝工程”AB角机制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传帮带”是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同时,他对全体A角提出“做示范、指方向”的要求,希望导师们毫无保留分享经验;对B角寄予“勤实践、敢超越”的期望,鼓励青年教师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他表示,学校将持续为师徒成长提供坚实保障,期待大家携手谱写学校教育事业新篇章。
此次AB角教师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教师培养的目标与路径,凝聚起“共育芳华”的教育合力。未来,学校将以“青蓝工程”为抓手,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