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屏幕里,人民子弟兵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先进的装备一一亮相。大妈看得热血沸腾,越看越激动,不知不觉把手机音量调大了些。
“我知道今天是9月3日,但这里可是日本。”
前几天,日本地铁上的一幕,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
9月3日,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就算身处海外,这份中国心也不会改变。
那天,一个东北大妈和老伴坐在日本地铁里,手里捧着手机,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阅兵。
屏幕里,人民子弟兵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先进的装备一一亮相。大妈看得热血沸腾,越看越激动,不知不觉把手机音量调大了些。
9月3日的大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不管身处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会用各种方式去关注。
身在国外的中国人,往往就靠手机或者电脑守着直播,一样能感受到那份震撼和自豪。。
更让人意外的是,拦她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个中国人。大妈当场就急了,直接怼了回去!
阅兵当天,日本地铁上一位在当地生活多年的东北大妈,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屏幕里是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和雄壮的国歌。
那份来自祖国的力量和自豪感,让她心潮澎湃。激动之下,她下意识把手机音量调大了些,宏亮的阅兵进行曲一下子冲破车厢的宁静,回荡在整个地铁里。
电车上可没有规定不许看东西,更没有说不能放声音。可东北大妈这样激动的举动,还是惹得周围乘客面露不满,车厢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僵硬。
这时,一个中国小伙走过来,用中文轻声说:“能不能把声音调小点?”还补了一句:“这里是日本。”
就是这句话,让车厢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
大妈一听“这里是日本”立马不高兴了,觉得小伙子这话刺耳,好像是在暗示她身在国外就该收敛,不能大大方方。
她心里别扭,火气也上来了,直接怼道:“你凭啥管我?”还特意加重语气强调自己是中国人,态度很坚决,完全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看到东北大妈反应这么大,小伙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坚持提醒她注意音量。
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却去阻拦另一位中国人看阅兵,这让很多人气不过。
难道只是因为出了国,就能忘掉自己的身份吗?
看到东北大妈反应这么大,小伙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坚持提醒她注意音量。
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却去阻拦另一位中国人看阅兵,这让很多人气不过。
难道只是因为出了国,就能忘掉自己的身份吗?
这时候,东北大妈已经完全听不进小伙的劝,火爆脾气立马炸开,当场怼了一句:“关你啥事?”还甩出一句东北方言:“滚犊子!”
或许小伙一开始真的是出于好心,但大妈的反应太激烈了,场面一下子失控。大妈的呵斥并没有让小伙闭嘴,他还是在继续提醒。
就这样,两人在地铁上的争吵愈演愈烈,视频里能看到,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僵持了好几分钟,从最初的劝阻变成正面冲突,引得车厢里一片躁动。
也有人替大妈捏了一把汗,留言说:要是碰到激进的日本人,会不会当场起冲突?小伙子提醒她,其实更多是怕她惹祸。
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大妈,觉得这是热情和真性情的表达;另一派则认为,身为中国人固然值得自豪,但不等于就能打破公共场合的安静。
中国阅兵,确实是很多人都会关注的盛事。那天的北京,气氛隆重,天空有战机呼啸,街头飘满旗帜。身在海外的华人,只能隔着屏幕去感受那份自豪。
但在日本地铁里大声外放,就算是国事,也难免让周围乘客觉得被冒犯。当地的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人讨论,很多日本乘客其实最反感的就是“外放声音”。
大妈当时一肚子火,把视频发给儿子吐槽,说自己差点被气坏。
儿子先是安慰了几句,转头就把视频传上了网。网友一看,立马就认出来了:这不就是“东北静香”吗?那嗓音太有辨识度了。
东北静香是谁?其实就是这位在日本地铁上看阅兵的大妈。她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有着690万粉丝的网红,账号叫“东北老妈在日本”。
因为脾气火爆、说话干脆利落,被网友戏称为“东北静香”。大家喜欢她,不光是因为她个性鲜明,更因为她在日本的一些操作,总能让网友直呼“解气”。
大妈后来再婚,嫁到日本去。她不仅把日本丈夫一家“汉化”了,还常常拉着丈夫参加各种中国活动。网友口中的“鬼叔”,说的就是她老公。
这个称呼其实挺有趣,本来是因为大妈一生气,就喜欢喊他“鬼砸”。时间一长,大家也跟着这么叫,结果“鬼砸”就成了大叔的日常外号。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觉得小伙其实没错。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本来就是不合适的事,爱国和个人素质不能混为一谈。小伙提醒大妈,把音量调小,或者戴上耳机,这样既能看阅兵,又不打扰别人,说到底也是为她好。
可大妈偏偏不依不饶,非要大声外放,还吵起来,这就显得有些丢人了。
还有网友疑惑:既然大妈口口声声说爱国,那为什么还要在日本生活?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说实话,想看阅兵当然没问题,但前提是得考虑到身边环境。地铁上人多,有人熬了一宿夜班,就想安静歇会儿。这个时候再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大,自然会影响别人。
其实在生活里,这种情况挺常见的。有些举动看着没啥大不了,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打扰。
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该多留点心,管住自己的言行。哪怕只是调小点音量,也算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阅兵确实是大事,大家的看法有分歧也很正常。在日本地铁上,不同身份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事儿很难用一句“对”或“错”来下结论。网上的讨论把话题炒得更热闹,可到最后,其实也没个标准答案。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来源:爱小法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