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已至,学生入学,各位家长也开始为新学期忙碌起来了。不法分子也瞄准了学生和家长群体,或精心设计各类陷阱实施诈骗,造成家庭经济损失;或利用学生群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引诱学生参与到出售出借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转账取现、架设GOIP等违法犯罪行为中,甚至充当“卡头
尊敬的家长:
大家好。
金秋已至,学生入学,各位家长也开始为新学期忙碌起来了。不法分子也瞄准了学生和家长群体,或精心设计各类陷阱实施诈骗,造成家庭经济损失;或利用学生群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引诱学生参与到出售出借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转账取现、架设GOIP等违法犯罪行为中,甚至充当“卡头”,组织同学朋友出租出售出借“两卡”,沦为不法分子“帮凶”。
在这里,文山州公安局、文山州教育体育局为广大家长朋友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一堂反诈课,记得带上孩子一起看,增强防骗意识和辨别能力,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一、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一)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通过短视频、游戏平台、社交软件主动添加同学们,谎称“网警”“检察官”,有些还会身穿假警服、伪造公安机关办公环境,与同学们进行视频通联。他们往往可以准确报出同学们的姓名、身份证号、学校、住址等个人信息,并命令同学们不得告知父母和老师,让同学们躲到房间、厕所等密闭空间,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遥控指挥同学们操作父母的手机扫码支付、开启屏幕共享、输入验证码,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在网上办案,更不会通过微信、QQ等发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凡是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转账的都是诈骗!同学们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并拨打110报警。
(二)冒充亲友类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会把社交软件里的头像和昵称,改成跟你亲戚朋友一模一样的,以“急用钱”“出意外”等话术催你帮忙付钱。你出于对“熟人”的信任,没核实身份就信以为真,把钱转了过去,结果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警方提醒:
切勿轻信陌生微信、QQ好友申请,添加好友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面对转账要求,务必通过电话或线下确认,在征求家长或老师的意见后再操作。
(三)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套路:
诈骗分子常常以“免费送皮肤”等名义,通过游戏平台或社交软件私加好友,谎称先交“定金”或“押金”,等皮肤到账后即可返还。但实际上等同学们钱一转,他们要么直接拉黑,要么再找其他借口继续要钱。或者给同学们发送领取皮肤的陌生链接,让同学们点击进去填写父母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号等信息,并要求同学们告知手机验证码,从而盗刷银行卡里的钱。还有的骗子会邀请同学们下载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同学们操作领取皮肤装备,一旦同学们相信了骗子的话,打开屏幕共享,同学们在手机上的一切操作骗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警方提醒:
网络游戏要适度,不能沉溺其中。高度警惕网络游戏类诈骗的各种套路,不论骗术怎么变,防范之心不能减!
(四)追星类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会发布虚假明星个人账号或QQ号,引导追星的同学们添加,再利用追星一族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明星照片的特点,谎称因为同学们曾发布过明星未授权的宣传照,泄露了明星的隐私,已经涉嫌侵权或犯罪,要求转账,否则要追究责任或逮捕同学们的父母。骗子还会在网上兜售所谓的明星见面会门票、明星签名照、爱豆小卡、应援物料,吸引年龄小、防备心不强的未成年追星族,先拉同学们进假冒粉丝群,再诱导同学们通过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等方式进行私下交易。
警方提醒:
爱豆私聊是陷阱,理性追星莫沉迷。涉及转账先停手,陌生链接勿点击。遇到情况告父母,反诈防骗要牢记。
(五)刷单返利类诈骗
诈骗套路:
骗子会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所谓的“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当你看到信息入群后,他们会让你完成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来获取你的信任。随后会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导你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你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
近期,骗子还通过快递公司寄送陌生包裹,里面有涉诈小卡片和二维码,一旦扫码入群,就进入了刷单返利的陷阱。
警方提醒:
“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当你听到“刷业绩”“做任务”“返佣金”这些关键词时,就要提高警惕了,凡是要求垫资做任务的都是刷单诈骗!
二、请勿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一)别让电话手表成为电诈工具
常见情形:
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一定会用到电话卡,由于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诈骗分子获取电话卡得越来越难,于是便把目标锁定在了同学们身上。试图以借用电话手表为借口,偷走同学们的电话手表里的电话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
警方提醒:
陌生人需要借用电话完全可以向成年人求助,没必要借孩子的电话手表拨打电话。切勿轻易将电话手表借给陌生人使用,严防诈骗分子利用同学们的善良实施违法犯罪!
(二)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
常见情形:
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学校班级、个人照片、手机号、银行卡号、各类账户和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之所以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就是因为诈骗分子窃取了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
公民个人信息是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决不能随意提供给他人。
(三)提供“两卡”类工具人
常见情形:
有的同学贪图小钱,把自己名下的电话卡、银行卡卖给不法分子,做“手机口”兼职,用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帮犯罪分子取钱、转账、刷流水。
警方提醒:
切勿出租出售出借个人名下银行卡、电话卡,务必提高警惕,拒绝陌生人帮忙线下取现、购买黄金等贵重物品的要求,避免沦为“电诈工具人”,以防遭受惩戒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四)警惕境外高薪招聘陷阱
常见情形:
境外电诈集团会以高薪工作为诱饵,声称到境外打工、带货、当主播就能获得高额报酬,或谎称可以提供食宿、免费旅游。有些同学轻信了这些话术,一步步被骗出境。
警方提醒:
偷渡出境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请同学们务必提高警惕,不贪高薪、不踏险地,以免落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危害人身安全。
三、珍惜个人信用和前程
(一)各位家长要从自我做起并监督教育子女,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给他人使用;
(二)若已经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的,请本人尽快注销或挂失已出租、出借、出售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网络账号,并立即到居住地派出所说明情况。对主动注销、挂失并说明情况的,公安机关将从轻或不予处罚;
(三)若因违法犯罪而留下记录,将影响本人及子女入伍、入党、升学以及考录公务员、教师等国家公职岗位。请广大家长、教职员工及同学们不要为了小利,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这里送给大家最重要的反诈防骗“三不一多”口诀:
陌生来电不轻信,
未知链接不点击,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来源:文山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