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短视频,湖北老表在田埂上开直播,一句牢骚把屏幕那头的我戳得直疼。
“老家的地要是再不赚钱,我妈打算全种杨树了。
”
昨晚刷短视频,湖北老表在田埂上开直播,一句牢骚把屏幕那头的我戳得直疼。
他脚下那片巴掌大的水田,刚被村委会收去“拼大块”,说是明年开春就能拿分红。
我盯着弹幕里一堆“真的假的”,心里咯噔一下:农村这是要变天,而且就在三五年里头。
先说地。
以前一家三五亩,东一块西一块,连插秧机都掉不过头。
现在村里直接把碎片地打包,集体入股镇上的农服公司。
合同白纸黑字:一亩算一股,年底按纯利润分,去年试点村每股到账一千二。
农户啥也不用掏,早上把合同签了,下午无人机就来喷药。
地还是那块地,身份从“命根子”秒变“股票”,我妈听完当场把杨树苗退了。
再说人。
我表妹93年,在广州打包纸箱,上个月辞职回村。
她不会种地,但会拍视频。
村委会把废弃小学免租给她,院子一收拾,挂块“柚子姐姐工作室”就开播。
一周涨粉八万,卖的是自家柚子,价格比收购商高四倍。
快递车直接开到田头,一天发两千件。
她爸以前嫌女儿“在外面瞎混”,现在逢人就炫:我闺女一手机比十亩田还赚。
种地本身也换了姿势。
去年隔壁县下冰雹,一哥们儿大棚里装了传感器,手机提前弹预警,十分钟放下保温帘,躲过去八成损失。
他种的草莓全程扫码,消费者一扫就能看到哪天浇水、哪天授粉,贵两块大家也乐意买。
镇里农技站的人天天蹲直播间坐诊,叶子一发黄,截图发过去,三分钟回诊断书,比县医院速度还快。
日子也跟着升级。
我们村广场新装了5G灯杆,老太太跳广场舞不带卡顿。
卫生院来了俩全科医生,血压心电图当场做,报告直接传县医院,半小时后专家视频回访。
最意外的是公共浴室,太阳能+热泵,刷卡五毛,我妈洗得比城里桑拿还勤,说水大不排队。
周末人多得烦。
城里小车堵到村口,只为来体验“抓鱼+烧窑”。
老祠堂改成咖啡馆,门口挂黑板:今日手冲用豆——村东头老王晒的罗布斯塔。
一张躺椅一下午收八十,比卖两百斤稻子还轻松。
我舅把老屋改成四间民宿,周末满房,一宿三百八,连被褥都是我从拼多多给他批的。
别看热闹,根子还是数据。
县里搞了个农业大数据中心,哪一天撒种、哪一款肥料、哪块地虫害概率高,屏幕上一目了然。
去年台风路径预测误差不到五公里,提前组织抢收,减损三千多万。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算法续命,农民也能把不确定写成保本。
昨晚我给我妈算了一笔账:
地入股一年分红大概五千,表妹直播雇她打包一月两千,民宿打扫一间三十,后院三亩地改种樱桃,明年挂果保守再挣两万。
她听完沉默半天,说:“那我不进城带孙子了,你让你丈母娘去吧。
”
一句话收个尾:
农村这次不是回光返照,是真换系统,版本号直接跳到Next Gen,错过这波,下一轮风口指不定得等十年。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