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饭圈的事儿你永远猜不到。一个本来挺家常的白切鸡,因为全红婵她哥做了一道,结果炸上了热搜。有些人直接开喷:“够呛,这鸡肉跟嚼蜡一样!”也有人挺上头:“真懂吃的都要老鸡!”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谁能想到,这么一盘在广东湛江家家户户都能整的菜,竟然让全国网
全红婵哥哥180天白切鸡走红,网友狂吵:嫩鸡才香还是老鸡YYDS?
饭圈的事儿你永远猜不到。一个本来挺家常的白切鸡,因为全红婵她哥做了一道,结果炸上了热搜。有些人直接开喷:“够呛,这鸡肉跟嚼蜡一样!”也有人挺上头:“真懂吃的都要老鸡!”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谁能想到,这么一盘在广东湛江家家户户都能整的菜,竟然让全国网友卷成一锅粥。
其实啊,这个全进华,就是全红婵的亲哥,从16岁就混厨房,也算见过不少世面。以前在饭店里当过三年厨师,后来为照顾家里转型,搞种植养殖——说穿了,人家是新农人。全村但凡有点席面,他基本是主厨那位。平时就喜欢晒晒自家果园的鸡、自己做的菜,网络上一顿操作猛如虎。参加节目那天,他带着湛江自家的果园鸡,180天,橙子树下散养老鸡,五谷杂粮伺候。他还特意配了三款沾酱:沙姜、姜蓉、蒜蓉辣椒香菜,仪式感拉满。
可人算不如天算。等到评委试吃,气氛直接变天。周晓燕老师肯定了酱汁,来了一句:“调味蛮可以。”紧接着话锋一转,给了关键一刀,“可是这鸡没那么嫩滑啊。”岳云鹏也口头补刀,说“确实比较硬”。最终比赛结果——全进华淘汰。这事儿要是没后续,也就那么回事。可偏偏采访环节,全进华很刚地怼了回去,说广东做白切鸡就得用老鸡,什么嫩鸡,根本不搭界。“三十天六十天那种童子鸡?我们广东人都不爱吃,那种拿来招待,铁定被投诉!”
这一番话,网上立刻分两派。广州、湛江、深圳这些地儿的网友疯狂认同:“对!就要老鸡才吃得出鸡味!”“速成鸡腥气重,没滋味。”有的南方网友甚至表示,宁可放弃白切鸡,也不屑吃嫩童子鸡。但反对声音也不小,尤其北方朋友吐槽:“全国比赛,口味要符合大家习惯,太自信未免有点狂妄。”还有人质疑他厨艺不够,食材好但火候和浸泡没掌握到位,老鸡也能嫩出来。不少广东人自己还站出来说:“不是全广东人都爱吃肉老的白切鸡,有人其实更偏嫩滑。”
其实,要说广东人对白切鸡的讲究,从选鸡养鸡开始。不少人专门养180天左右的散养鸡,喂五谷杂粮,鸡住山林底下溜达。这样养出的鸡据说皮脆、肉紧、骨头香,让人一口下去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在他们看来,白切鸡就是考验食材本味,复杂调料多了反而画蛇添足。
说回来,节目里的评委,一个专业大厨,一个普通食客,评判标准肯定不一样。作为北京或北方口味代表,他们可能觉得嫩滑多汁才是好鸡肉。相反,全进华守住的是村宴席那种大众评判:“身边人觉得好吃才叫真美味。”摆明了是自信自己家乡人的嘴巴。
别看一盘鸡最后让观众吵开锅,其实反映的就是不同地方对美食标准的纠结。广东白切鸡追求原汁原味,北方很多人则爱那种一咬爆汁、入口即化的嫩口感。说到底,谁都想捍卫自家那份“正宗”。
你要说要是把湛江老鸡拿到北京做比赛,是不是干不过当地的口味,这事儿大家心知肚明。要真想在全国舞台让更多人接受,估计还得在保持“鸡味”的同时,慢慢调整水温火候啥的,吃起来又有劲、但也不至于太难咬。评委们要多花点心思了解各地方饮食文化,别光盯着自己习惯那点嫩滑,嘴一咧就定胜负。毕竟菜这玩意,没有绝对标准,适口者珍嘛。
总之,一道白切鸡,吵出了南北饮食的江湖气,也炒热了网友的键盘。你呢,吃饭更追求鸡肉嫩滑还是原汁原味?转头看看你家冰箱,是不是也有只“土鸡”正候场?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