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张晶翼:连伙伴也做不成?美印贸易纠纷及其后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0:25 1

摘要:今年一月底,曾担任过印度驻美国、以色列和法国大使的阿伦·辛格(Arun K. Singh)在伦敦国王学院参与了一场关于“美印关系转变及其对亚太地区影响”的分享会。在会上,这位前外交官、现供职于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印度分部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强调美国甚至在将其不愿意和

阿伦·辛格去年11月关于特朗普2.0的讲座 图源:《印度快报》

今年一月底,曾担任过印度驻美国、以色列和法国大使的阿伦·辛格(Arun K. Singh)在伦敦国王学院参与了一场关于“美印关系转变及其对亚太地区影响”的分享会。在会上,这位前外交官、现供职于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印度分部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强调美国甚至在将其不愿意和其他北约成员共享的技术转移给印度,这证明美印关系有着光明的前景。笔者作为在场的唯一一个中国听众,很难不感受到与会讨论学者对美印关系未来发展的乐观情绪。 在此之后的半年里,接连发生了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美国的关税威胁、印巴边境冲突、印度时隔五年向中国放开旅游签证等等。而阿伦·辛格在四月初的时候还发文章认为特朗普的贸易谈判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少有的机遇。由于美国对其他盟友国家都施加了关税,对中国和越南的更是远高于印度,这就能够让印度获得比较优势。美国在经济与技术上仍然会是霸主,而印度能够提供足够的技术人才,从而互惠共赢。 但是到了八月份,阿伦·辛格不得不苦涩地称特朗普的关税和言论“让人们回想起美国的胁迫政策,以及它对一个庞大、多元、复杂的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求时常缺乏同理心”。这里的“迫切需求”自然指的是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需求。阿伦·辛格更是在文章标题里称:特朗普把美印关系拉回到了制图板前。那么,事情怎么会进行到了这一步?这对美印关系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本文主要处理的问题,同时聚焦于印度方面的媒体反应。

7月30日,特朗普突然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远超此前2.4%的水平,而和4月份宣布的26%关税相比仅下降了1%。并且特朗普还称将对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等行为实施惩罚。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石油进口的份额中俄罗斯的比重从不到2%上升到了目前的35-40%。其中,大量被提炼后的石油又被印度重新出口到了欧洲。为此,印度外交部指责这一决定“既不公正也不合理”,并且称美国在对俄罗斯问题上采取了双重标准,美国自己也还在从俄罗斯进口核材料等商品。后来,特朗普更是宣布由于购买俄罗斯能源,对印度关税再增加25%,累计达到了50%的水平。

印度外交部声明。图源:印度外交部社交媒体

当前,美国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之间商品交易总价值达到了1292亿美元,其中美国从印度进口商品总价值为874亿美元,对印度出口商品总价值为418亿美元,印度方面贸易顺差达到了457亿美元。同时也是印度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投资额度为600亿美元。在先前的谈判中,双方的争议点在于印度政府坚持保护其农业和乳制品行业。美国本次加征关税将会打击到印度的医药、珠宝、纺织和汽车行业,按照25%的新关税来计算,今年预期的印度GDP增长率被下调了0.3%,而按照50%的关税标准来,影响情况可能要大得多。 特朗普的这一政策令印度舆论界哗然。

对于特朗普突然袭击的原因,多家印度媒体援引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该银行为印度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而非印度央行)研究部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当前美印贸易谈判僵局的政治原因有三:特朗普急速下降的国内支持率;美国政府的推进虚拟货币议程;金砖国家对美元构成的威胁。而在俄罗斯能源进口这个问题上,多家印度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找错了杠杆”(incorrect lever)一词来形容特朗普试图通过对印度施压进而影响俄罗斯的行为。

《印度快报》(The Indian Express)的一篇文章称当初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得到了华盛顿的认可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石油价格维持在地位,保持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该文章还援引多位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政府官员言论,证明当时美国政府的制裁目的不是完全将俄罗斯石油挤出市场,而是压缩其利润。 实际上,美印这次贸易纠纷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还来自于印度方面更深层次的不满与焦虑。这种不满针对的是最近愈发亲密的美巴关系。自五月份印巴冲突以来,特朗普时常声称是自己终止了印巴冲突。六月份,他在白宫会见了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赛义德·阿西姆·穆尼尔(Asim Munir),这是美国总统首次接待巴基斯坦非国家元首的军事首脑。到了七月份,特朗普更是指出印巴冲突期间有五架喷气式战斗机被击落。这些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莫迪政府在国内也因此遭到了反对党的不断质询。而就在7月31号特朗普宣布加关税后的几个小时,他又宣布和巴基斯坦达成了一项贸易协定,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否也是敲打印度的信号。 贸易纠纷给了印方一个发泄这种不满的机会。就拿上文提到的印度国家银行研究部门的报告来说,该报告竟专门腾出一页来嘲笑巴基斯坦的虚拟货币政策,虽然该文全部以“邻国”作为代指。再例如,前印度外交官帕布·达亚尔(Prabhu Dayal)在新德里电视台商业频道撰写的评论文章《印美贸易关系不确定的未来》中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讨论美国和巴基斯坦的最新贸易协定,并力图证明这一协议难以为美国带来实质上的利益。达亚尔还明确称,一个亲密的美巴关系是不符合印度利益的。美印关系结构上的困难展露无疑。

从短期来看,美印贸易协议暂时不会有太大的进展。先前美印已经进行了五轮贸易谈判,8月底,一个美国代表团原计划访问印度进行第六轮谈判,预计整个过程将在秋天得到完成。然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虽然先前曾称协议能很快达成,现在却强调“印度长期以来采取了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印度方面也有声音希望放缓协议签署。《印度快报》商业版编辑阿尼尔·萨西(Anil Sasi)称美国通过关税威胁达成对自己有利的贸易协定。美国的盟友甚至更可能收到一份坏协议。因此印度应该至少在等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再对比条件,从而完成新的贸易协定。 不过,《印度快报》的另一篇社论文章则认为,印度应当加快谈判并同时着手推动国内改革。该社论称印度已经降低了俄罗斯石油进口量,七月份较之上月已经降低了24%。该文章还暗示,由于对印度施加的关税低于对印尼的关税,因此印度获得了比较优势。《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也给出建议称印度可以通过降低对美国药物的10%的关税、消除对美国天然气2.5%的进口关税和购买美国军火来抵消贸易逆差,做出让步从而达成协议。

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另外,美印双边关系中还存在一些沟通渠道上的困难。彭博社的一篇文章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由于美国政府外交部门当前人员不齐整,印度方面想要推进和美国的谈判面临着额外的沟通困难。当前,美国国务院分管南亚与中亚地区事务的国务卿助理和美国驻印度大使这两个职位都是空缺的,先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大幅度缩编也影响了双边协商效率。 从长期来看,美印关系往好了说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往坏了说至少要退一大步了。印度知名学者、著名智库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主席普拉塔普·巴努·梅塔(Pratap Bhanu Mehta)直呼特朗普的行为是“帝国主义”。他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确实需要一次重新调整以应对工业政策、环境危机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但这不是特朗普在进行的那种调整。特朗普是将旧体制推到了极致,使得国内愈发暴力、寡头化同时国际上横行霸道。特朗普的言行是对印度的尊严与利益的公开冒犯。

普拉塔普·巴努·梅塔的专栏文章,直接以“反帝国主义”为其标题 图源:《印度快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主席方艾文(Evan A. Feigenbaum)则更为悲观,称特朗普可能会一举毁掉过去25年美印关系的进展。方艾文称,人们有可能认为美印关系会由以下五个原因得到修复:

(1)特朗普只是在例行公事地在批准关税协定前极限施压;

(2)美国与印度有着相当深入的双边合作,不会毁于一旦;

(3)印度需要结构性改革,特朗普的强硬措施反而可能“倒逼国内改革”;

(4)即便是良好的双边关系也存在痛点,时常有些阻碍也是正常的;

(5)中国的地缘政治威胁将逼迫双方在战略上重新汇合。

然而,方艾文认为在国内政治优先于外交政策的原则下,所有这些原因都得靠边站。当前印度国内的反对党、媒体和公众都给莫迪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让莫迪政府难以向美国让步。另一方面,美印关系中的一些核心议题在美国国内也是引发争议的话题,包括移民与遣返问题、给技术工种的H1B签证、美国公司的离岸生产问题还有与外国人的技术合作问题。这些国内限制会让美印关系举步维艰。 方艾文细化了美印关系的五项核心共识以及这些共识在特朗普政府下受到的打击:

(1)新德里假定华盛顿会冒政治风险以加强双边关系,特朗普明显不打算这样做;

(2)美印时常在巴基斯坦上有所分歧,但华盛顿总还是愿意回应印度的要求并做出改变,然而特朗普并没有这样做;

(3)美印双边都对对方涉及的第三国持不信任态度,印度对中美、美巴关系存疑,而美国对印度与伊朗、缅甸还有俄罗斯的纽带持保留态度,但是美印都注意不让这些不信任态度干预到两国关系的发展。不过,特朗普现在试图制裁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一事正在打破这个共识;

(4)尽管长期存在不信任情绪,双方都会使其言辞温和,但特朗普完全不是如此,甚至还称印度的经济“死气沉沉”(dead economy);

(5)最重要的是,双边的几个主要政党都对建立稳固的双边关系存在跨越政党的共识,然而无论是印度国大党还是美国共和党都对此满不在乎。

2025年8月2日,特朗普签署完施加关税的行政令后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作为小布什政府时期负责南亚与中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帮办,方艾文称当时为美印关系建立基础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核心成果便是消除了历史遗产并建立了双边互信,而这一互信在当前岌岌可危。据此,方艾文称美印关系倒退了25年,而人们正在目睹的是一场缓慢的灾难。 其实,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次分享会,即使在那样一个乐观的氛围中,阿伦·辛格也承认和美国合作存在的麻烦:“美国的问题是,每隔四年其政策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让我们经常无所适从”。这自然是对应着特朗普的上台。那么即便我们不像方艾文那般悲观,仍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的美印关系“乐观”的部分要少一些,“无所适从”的部分会多一些。另一方面,印度方面也可能会对照这种不确定性建立一个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外交策略。这一点对印度外交传统来说其实并不那么陌生。

本文转载自“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微信公众号2025年8月8日文章,原标题为《“美好时光,只在昨日?”:美印贸易纠纷及其后果》,参考文献从略。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