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景区穿和服拍照被怼:这里是南京!女子:别拿个人名义攻击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7 08:58 2

摘要:一位头发花白、声音带着带劲重庆口音的阿姨,在解放碑步行街,正冲着一个穿着“日本浴衣”、开开心心自拍的年轻姑娘大声嚷嚷。这个姑娘咚地一下停在原地,手里的自拍杆都快掉地上了。她愣住好一会儿,脸上忽灰忽青,然后索性把外披随手一拉,以为能灰溜溜离开了事。哪料姑娘一边扶

“你信不信我让你一件一件脱了?快,把衣服给我脱下来!”

“这是重庆,你心里没点数吗?”

一位头发花白、声音带着带劲重庆口音的阿姨,在解放碑步行街,正冲着一个穿着“日本浴衣”、开开心心自拍的年轻姑娘大声嚷嚷。这个姑娘咚地一下停在原地,手里的自拍杆都快掉地上了。她愣住好一会儿,脸上忽灰忽青,然后索性把外披随手一拉,以为能灰溜溜离开了事。哪料姑娘一边扶着手机,一边不甘心地怼了回去——

“我穿自己的衣服拍张照,不犯法吧?你别借这个借口来耍横、搞人身攻击好不好?路上拍照你也管?”

姑娘这番话,气得那重庆阿姨两手一掐腰,嗓门直接拔高了八度:“穿浴衣在解放碑抛头露面,你以为没事?你读过中学不?你爸妈怎么教你的?真以为派出所不管你?重庆公园里不许搞这些妖蛾子,懂不懂?”

一句接着一句,姑娘噎得直翻白眼,周围人也看不下去了,不少年轻大哥小妹上前拦她,低声劝:“你也是重庆人,别太离谱行不行?”

姑娘嘴一歪,收拾好手机,钻进人群里消失了。弄得空气还带着火药味,好一阵才缓过来……

说句公道话,细细看相关条文,咱们还真没哪一条明文规定说:你在解放碑不能穿浴衣。甚至于,穿着和服、浴衣走在重庆街头,严格意思上也不犯法。可这地方能和别处一样吗?

老太太为什么火冒三丈?把钥匙给大家捋一捋。

解放碑,重庆最老的抗战胜地,当年的空袭警报日日响个不停,空中炮火拉着明晃晃的印记,重庆人几乎都要住防空洞了。彼时的山城,轰炸烧毁了大半的街,全城烟灰漫天,有孩童哭喊,有新媳妇头发烧焦了还连夜背着老幼往山后跑。有几家完整的?没人能忘。

那时候,隔壁的李大爷才十几岁,在防空洞里憋了一天,饿得哆哆嗦嗦,母亲揽着他,嘴唇干得起皮——“别吭声,飞机再过一阵就走。”冷嗖嗖的空气里,所有人的心仿佛都揪成一团。老一辈重庆人最怕听见飞机的轰隆声,因为一听,谁家人的命能保住还真不好说。

“和服”、“浴衣”这类日本衣裳,从那个年代起,就带上了难以化解的仇恨符号。不只是南京,那场浩劫下,成千上万城镇都留下了越过三代流传下来的哭泣。

可能姑娘她不懂,她只想穿得美美的拍个照。但凡知根知底点儿,谁家不藏着点抗战往事。前几年有个初中生,小小年纪特爱读历史,问爷爷为什么一看日本剧就骂人。爷爷不说,只指了指自己胳膊上的刀疤:“三十年,也没淡掉!”这不是仇,这叫记。

生活越来越好,可真就有人觉得那段历史离自己远了。有人混网络,见多主播为吸粉不择手段,穿着和服或浴衣在公共地标凹造型,引得周围游客拍照围观——这些图,是好看,可这地不是普通公园啊。空袭那年,解放碑北边就是难民安置点,哪家不是苦熬过来的?

不少老人讲起来还是红了眼圈,“你说她穿什么衣服无所谓,可你挑这地方,这不是气人嘛!”这话糙理不糙,为什么“衣服自由”一碰这里就生出火药味?因为衣服,可以只是布料,但解放碑、南京中山公园这些地儿——是收不回的伤疤。

有年轻人辩解,说“我们只是喜欢日本文化,没想那么多。”可是,喜欢从来不怕多想一步。老一辈的矛盾、疼痛、委屈哪句是凭空来的?说到底,是怕忘了,好不容易活成今天的人,竟然不把昨天当回事。

阿姨的反应不算优雅,话糙心热。她甚至说不上有法律依据,就是那口气,不顺着不行。这几年,类似的冲突其实不少,从南到北,大家都开始讨论:我们要怎么和历史相处?法律是法律,可人的尊严和记忆没法写成条例。哪怕一分一毫都别丢掉。

你说是不是怪罪姑娘太多?我也挺犹豫。朋友里有的说——谁年少不轻狂?可千万别等自己老了,成了那种会在路口跳脚骂人的“老顽固”,才明白,有些地方,有些衣服,有些时刻,真就不是“个人自由”四个字能轻描淡写过去的。

说到底,我们也不是说不能美,不让你照相。只不过在这些地方,哪怕低头路过都带着点敬畏,轻轻的,慢慢的。前阵子看见公园门口的警示牌新加了两道字,写得温温吞吞:“请自重”。有人看了笑,有人摇头,我有点想哭。

一件衣服没什么,一腔记忆却很重。日子越过越安稳,有些东西不能忘——不是怕别人看见,是怕自己真丢了那点骨气和疼痛。解放碑下,没人希望看到旧疮口重新揭开。但,总有人活在往事里,也希望你知道这个。

走到这里,我也不知道应该站哪一边。或许,这就是传说中“不该被和解”的痛苦。你怎么看?

来源:巫师火电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