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可能听说过“脂肪肝”,觉得这是胖一点或者吃得好一点的人才有的小问题。但您知道吗?有一种脂肪肝,和喝酒没关系,却可能悄悄发展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它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
您可能听说过“脂肪肝”,觉得这是胖一点或者吃得好一点的人才有的小问题。但您知道吗?有一种脂肪肝,和喝酒没关系,却可能悄悄发展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它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
可以把我们的肝脏想象成一个高效的“化工厂”。当这个工厂的“代谢系统”出了故障(比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就会导致过多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车间里,这就形成了脂肪肝。
如果只是仓库里堆了点多余的“货”(单纯性脂肪肝),工厂还能勉强运转。但如果情况恶化,这些囤积的脂肪开始引发“火灾”(炎症),烧坏了机器,损伤了车间,这就是升级版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了。这场“火灾”如果持续不灭,就会留下永久的伤疤(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工厂瘫痪(肝硬化)。
1. 罪魁祸首:“代谢综合征”天团
MASLD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它通常是一个叫“代谢综合征”的坏蛋天团的一员。这个天团的成员包括:
这个天团联手搞破坏,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多余的脂肪无处可去,只好堆在肝脏里。
2. 二次打击:从“堆积”到“发炎”
光有脂肪堆积,还不足以引发炎症。需要“二次打击”来点火:
3. 意想不到的帮手:肠子里的细菌
最近科学家发现,我们的肠道菌群好坏也至关重要。如果肠道里的坏细菌占优势:
4. 遗传密码:天生的“易感性”
为什么有些人瘦也会得脂肪肝,而有些胖的人却没事?这就和基因有关。有些人天生遗传了更容易在肝脏囤积脂肪、更容易发生炎症的基因版本。所以,这不仅仅是“管不住嘴”的问题,也有“天生我材”的因素。
早期脂肪肝和MASH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或B超提示“脂肪肝”才知道。所以,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如果怀疑有MASH,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甚至肝脏穿刺活检(诊断的金标准)。
好消息是,早期和轻中度的MASLD/MASH是可逆的!因为没有特效药,所以核心治疗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
“吃”出健康肝脏:减少“坏”的摄入:严格控制含糖饮料、甜点、精制碳水(白米饭、白面)、饱和脂肪(红肉、油炸食品)。增加“好”的营养:多吃蔬菜、优质蛋白(鱼、鸡胸肉、豆制品)和全谷物。咖啡也被证明对肝脏有益。“动”掉肝脏脂肪:坚持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加入力量训练:增肌可以提高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每周2次力量训练效果更佳。“睡”出好代谢:保证充足睡眠,治疗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因为夜间缺氧也会加重肝损伤。“控”好其他代谢病:如果已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这些问题的改善会直接为肝脏“减负”。总结一下:
脂肪肝(MASLD/MASH)是一场发生在肝脏里的“静默战争”,它的敌人是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打赢这场仗,没有捷径,也没有特效药,最好的武器就是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和规律作息。早发现、早干预,我们完全有能力让肝脏恢复健康!
来源:周六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