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裸聊、不猎奇,那对面是大汉!理财高返利是陷阱,别搭理——”改编版的《大风吹》旋律响起,“魔性”的旋律配上“洗脑”的歌词,让防骗知识随着节拍“住进”观众耳朵。这绝非生硬枯燥的说教,而是邹平市台子镇为居民精心烹制的一道“烟火气”十足的安全大餐。它生动地诠释了一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近日,在邹平市台子镇,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讲竟成了夏夜的“清凉甜羹”。
“不裸聊、不猎奇,那对面是大汉!理财高返利是陷阱,别搭理——”改编版的《大风吹》旋律响起,“魔性”的旋律配上“洗脑”的歌词,让防骗知识随着节拍“住进”观众耳朵。这绝非生硬枯燥的说教,而是邹平市台子镇为居民精心烹制的一道“烟火气”十足的安全大餐。它生动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反诈宣传只有接地气,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从舞台到市井:反诈宣传“润物无声”
当反诈宣传褪去刻板说教的“外衣”,融入市井生活的点滴,它的力量便悄然滋生。舞台上的歌声是引人注目的“明线”,但真正的“暗功夫”,却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黄河大集的红春联背面,印着“刷单返利是陷阱”的宣传文字;喜庆的福字下方,藏着“客服索要验证码一律拒绝”的提醒;超市收银台旁,“认识对方吗?转账必要吗?核实过吗?”的“灵魂三问”比价签还要醒目;就连卖菜的老李,见了熟客也不忘叮嘱一句:“反诈APP可别删,能拦骗子电话!”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市井声响的提醒,如同细密的针脚,将反诈知识无声地缝进了居民的柴米油盐。曾经被视作“走过场”的反诈宣传,如今在赶集、买菜、接送孩子的日常琐碎中,如老邻居拉家常般自然流入耳中、刻进心里。正如一位银发奶奶的感慨:“这比开会念文件有意思多啦!”
当宣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而是生活本身的融入,安全意识便在无形中、在笑声里深深扎根。
警民同心:与犯罪份子赛跑反诈,绝非空喊口号,而是一场场与时间分秒必争的“拦截战”,背后是最急切的奔跑与最温暖的守护。一个傍晚,台子镇派出所的警铃骤然响起——预警显示,居民刘女士正遭遇诈骗。时任台子镇派出所所长徐中华带队狂奔上门,电话里苦口婆心:“大姐,那个‘亲戚’可能是假的!”起初,刘女士将信将疑:“怎么可能?他说要带我一起赚钱呢!”民警心急如焚,掰开了揉碎了分析诈骗套路:伪造的投资平台、虚假的“实力”、编造的身份……终于,在最后一刻,刘女士的9万元血汗钱被成功拦截。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激烈的枪战追逐,只有民警被汗水浸透的制服、刘女士从将信将疑到恍然大悟的神情变化。真正有效的安全防线,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说教,而是民警用脚步丈量出的责任担当,是群众从“不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的认知转变,更是一场警民双向奔赴的安全守护,和警民同心构筑的平安长城。
全民参与:共筑反诈防线如今在台子镇,“全民反诈”已不再是愿景,而是浸润日常的自觉行动——树荫下,摇蒲扇的老人们热议:“听说AI换脸骗术又升级了?”放学的孩子会拉着奶奶的手提醒:“奶奶,这个链接不能点!”早点摊主看到熟客进行转账,主动拦截:“您等等,我帮您打个反诈电话确认一下!”曾经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曾经的“被动接收”,化作了主动的“传播行动”。
当民警播放的反诈歌谣飘荡在晚风里,当稚子教会长辈识别骗局,当邻里商户自发拦截风险——台子镇居民守护的,早已不仅仅是冰冷的资金数字,更是那份弥足珍贵的人间烟火气;台子镇居民共同织就的,也绝非一张机械的防护网,而是由千万颗彼此牵挂、互相提醒的心凝聚成的温暖防线。
反诈的最高境界,是让安全意识成为无需提醒的生活本能;而最动人的守护,莫过于让每个人,都成为彼此最可靠的“安全哨”。台子镇的实践,正是这朴素真理最生动、最鲜活的注脚。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