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佛山街道历山名郡社区以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为依托,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在社区治理、邻里融合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并行,推动非遗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有效增强社区认同。
千佛山街道历山名郡社区以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为依托,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在社区治理、邻里融合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并行,推动非遗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有效增强社区认同。
联合霖佑文旅打造“非遗文化驿站”,促进非遗教育生活化、常态化。邀请大舜文化、陶艺花釉、骨刻文、鲁绣等四位非遗传承人进驻社区,全年开展传承活动56场,让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通过“社区+传承人+居民”协同机制,积极发掘培育“名郡非遗传承人”,增强居民文化主体意识;创新开展“名郡非遗公益市集”,融合市集、展览、表演与互动体验,打造可看、可玩、可感的非遗嘉年华。社区还与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合作,推出亲子、体验、普及等多类服务清单。借助“名郡合伙人”机制,引入“公益+低偿+市场化”运营模式,保障活动可持续开展;并依托《名郡生活》社区报、e点名郡智慧平台及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构建宣传矩阵,全面提升非遗传播能见度和影响力。
社区与同仁堂、建联中医药公司合作共建“名郡杏邻坊”中医药服务平台,开放社区场所设施,推动中医药走进百姓日常生活。聚焦健康体重管理、时令节气养生和中医药特色托育服务三大板块,常态化开展“家门口”的中医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生活化”。通过进家庭、进社区系列活动,引导居民建立“三餐四季”养生理念,将健康促进融入日常,增强身心素质,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社区积极策划“走出去”类文化体验项目,通过“公开征集-内部研讨-专家指导-外包定制”的共创路径,推出“名郡・舜德故事”手绘地图和“身边老街巷”打卡集赞等互动活动。这些项目以舜德文化为核心,融合街区历史与民俗资源,通过沉浸式、趣味化的方式,拓展文化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居民文化自豪感,也进一步提升社区文化品牌的对外影响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汪星宇 通讯员:白晓林)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