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9月3日这场盛大阅兵仪式已经结束,但围绕着这场阅兵的新型装备讨论,至今依旧是热点话题。此次阅兵中,许多装备还是公开展示,表明中国在国防现代化的发展上正全面加速。如东风26D、鹰击17、鹰击20、鹰击21、惊雷1、东风5C、东风61、歼35、运20B、歼20
尽管9月3日这场盛大阅兵仪式已经结束,但围绕着这场阅兵的新型装备讨论,至今依旧是热点话题。此次阅兵中,许多装备还是公开展示,表明中国在国防现代化的发展上正全面加速。如东风26D、鹰击17、鹰击20、鹰击21、惊雷1、东风5C、东风61、歼35、运20B、歼20S、红旗29和激光武器等均为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出了中国近些年在国防现代化发展上取得的辉煌成果。本期内容我们就来重点聊一聊运20B运输机,该运输机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在运20运输机的发展上实现了全面自主化。
在此次阅兵中,空军一共派出了3架运20A、3架运20B和运20加油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特别是运20B运输机的出现,对中国战略运输力量的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运20B型运输机属于运20家族的最新型号,最大的变化就是换装了国产涡扇20发动机,摆脱了对俄罗斯D-30KP-2涡扇发动机的依赖,这不仅仅是解决有无的问题,从两者的同框画面来看,涡扇20的涵道比要比D-30KP-2涡扇发动机大得多,这说明涡扇20将获得更大的推力,增强了运20B型运输机的运载能力和航程。
前三架为运20B,后三架为运20A
早期,在运20发展之初,由于我国没有配套的发动机可用,但发动机的研制时间又比机体本身长得多,就像歼10战机和配套的涡扇10发动机一样,两者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立项研制的,进入到90年代以后,战机的研制明显走在了发动机的前面,且发动机在测试过程中可靠性、推力均不尽人意。为此,为保障歼10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国借助引进苏27战机,以及中苏/俄罗斯关系改善的契机,引进了一批AL31FN发动机,装备在歼10上进行试飞,以及量产后的使用。
而歼10战机真正实现换装国产发动机,还是2020年以后歼10C才全面换装涡扇10B,与战机的研制速度相比,发动机晚了20多年,可见发动机的研制难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运20的研制同样面临该问题,于是我国在运20的研制上采用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是采用从俄罗斯引进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先解决有无得问题,确保运20的研制能够顺利进行,并满足前期的装备需求。不过该发动机由于装备于上世纪70年代,虽然可靠性高,也广泛装备在伊尔76上使用,但推力较小,仅有大约13吨,早期的伊尔76在使用该发动机的情况下,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90吨,最大运载能力50吨。
而运20的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66吨,很显然在搭载该发动机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这一指标的。为此,在运20的研制的同时,我国立项研制了大涵道比,大推力的涡扇220发动机,并对D-30KP-2涡扇发动机进行仿制(这是第二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涡扇18发动机,解决国产化的问题,并提升了动力水平,满足运20的量产装备。与D-30KP-2涡扇发动机相比,涡扇18推力提高了0.7吨,推重比提高5.5%,油耗也下降了近20%,还减重约300公斤。该发动机在满足运20装备的同时,还装备了轰6K及以后机型。
但涡扇20才是最理想的配套动力系统,该发动机于2014年配在伊尔76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飞,2020年11月23日,装配涡扇20的一架编号7810的运20完成首飞,标志着该发动机的研制进入尾声测试阶段。2023年4月6日央视突然播出运20B已列装部队并进行了重装空投训练的画面,显示其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不过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运20B一直没有公开亮相,2024年的珠海航展期间也没有出现。进入到2025年以后,运20B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城市的上空执行任务,其以运20B为基础改装的运油20B和空警3000等特种飞机图片也出现在了互联网上,加上此次阅兵公开展示,表明运20B已经进入大批量列装阶段。
涡扇20的成熟,不仅是解决国产动力有无的问题,更是中国空军在大型运输机发展上追赶美俄的重要标志。该发动机的最大推力约为16吨,超过了伊尔76运输机后期装备的PS-90A-76涡扇发动机,接近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搭载的F117-PW-100涡扇发动机18吨的最大推力。它的装备,也使得运20B实现了最大起飞重量220吨和最大运载能力66吨这一指标。除此之外,运20B的装备,也让我国在该运输机的出口,改装、量产和使用上变得更为灵活,不再受制于俄罗斯的限制。
所以,涡扇20的成功研制,对中国空军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除了解决动力和有无的问题以外,还将为中国发展更大的运输机奠定基础,乃至为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潜望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