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21家白酒上市公司陆续交出半年报成绩单。通过梳理21家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行业整体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力和渠道优势,营收、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而不少企业则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增
目前,21家白酒上市公司陆续交出半年报成绩单。通过梳理21家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行业整体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力和渠道优势,营收、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而不少企业则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消费升级与消费多元化并行阶段,从以“渠道为主”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发生转变。诸多酒企纷纷推出低度产品是顺应健康消费、年轻消费趋势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打破传统白酒的消费场景限制,为行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上半年增长放缓
从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4家出现营收、利润的双下滑,6家出现营收、利润的双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还有1家酒企出现增利不增收。
在这份业绩表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组成的“第一阵营”,以近乎“教科书式”的稳健增长,诠释了头部酒企的市场韧性。
贵州茅台以893.89亿元的营收、454.0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实现9.10%和8.89%,继续稳坐行业“一哥”宝座。其增长逻辑,源于品牌价值的不可复制性、高端消费市场的强韧性,以及“i茅台”等数字化渠道对市场份额的持续收割。
五粮液营收527.71亿元、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4.19%、2.28%,虽增速略逊于贵州茅台,但在行业调整期仍保持正向增长,印证了其“浓香型龙头”的市场地位与消费群体的稳定性。
山西汾酒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在次高端市场持续发力,“青花汾酒”系列的高端化突破,为其业绩稳健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与此同时,白酒行业集体承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191.6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为3304.2亿元,同比增长0.19%;利润为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58.1%的经销商、终端零售商的库存增加;超半数表示实际销售价格倒挂加剧,不少面临现金流压力。目前,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900天,同比增长10%。
此外,白酒行业消费结构加速裂变,中低端价格带(100—300元)成为动销主力。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剧,区域酒企承压明显,而头部酒企通过产品年轻化(如低度酒、小瓶装)和渠道革新(即时零售、DTC模式)维持韧性。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去库存与价值回归成为核心命题。
基于白酒行业发展现状,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困境中的酒企应加速变革:首先,加速去库存与价格维稳,积极停货控量,稳定终端价格体系;其次,要加速产品低度化与年轻化转型;再次,要借助互联网,渠道融合与C端深耕,布局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及品鉴会,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最后,加快厂商协同与数字化赋能,联合经销商清库存,缓解市场压力。
营销专家牛恩坤认为,在经济环境与消费心态变化下,消费者对白酒的选择愈发向品牌力强、品质稳定的头部企业倾斜。高端酒市场因商务、政务消费的刚性需求,以及高净值人群的收藏、投资属性,抗周期能力凸显;而中低端酒市场则因大众消费疲软、渠道竞争加剧,陷入“价格战”与“库存压顶”的双重困境。
事实上,白酒行业正处于宏观经济周期、产业调整周期、企业自身发展周期的三重叠加时期。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酒业作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宏观经济的阶段性波动,直接影响了酒类消费的整体需求释放节奏与市场购买力。此外,白酒行业已从此前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对于部分企业自身而言,在经历前期快速扩张后,自身发展逐步进入平台期。原有核心产品的增长势能趋于平缓,新品类、新市场的拓展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寻找更多可能性
随着消费习惯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白酒行业正在从以“渠道为主”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发生转变。不仅是企业,经销商也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思路。北京某烟酒店老板表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转变。线上渠道的补贴、优惠力度相对较大,消费者更多选择在线上购买,而不会选择线下实体店购买,很多经销商开始在线上自己开直播进行销售。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指出,贵州茅台需要主动求变,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要摒弃被动等待思维,以积极姿态应对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面对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企业也在积极响应,诸多白酒企业相继推出低度酒产品,例如五粮液、古井贡酒、舍得等白酒企业纷纷推出低度白酒产品,希望通过更好的利口性吸引年轻群体。
朱丹蓬分析,从产品端来看,低度化赛道布局与发力已成为酒企拓展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选择。随着消费群体迭代、健康消费理念普及以及消费场景多元化,市场对低度白酒的接受度与需求正逐步提升。低度化不仅能帮助酒企突破传统高度酒的消费圈层限制,更能契合当下“健康饮酒”的消费趋势,为产品矩阵注入新的增长动能,是企业应对周期挑战、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口。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白酒在年轻人群中的渗透率提升依然是一个长期工程,低度白酒市场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长远来看,白酒产业是价值驱动的长周期产业。该人士认为,考虑到社会消费与行业周期,预计本轮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将持续至明年下半年,今年末或现初步触底信号。今年中秋、国庆旺季,名酒价格有机会触底反弹,叠加低度化新品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渗透,行业将呈现“U型”复苏,而非快速反弹。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