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播出后,业内关于“爆款”与否的拉锯终于停下,因为这次宴会给了最直接的答案。
一部剧到底火不火,外界的争议往往吵得热闹。
收视率、热搜榜、商务资源,全都被搬上台面。
但有时候,比起数据和话题,更能说明问题的,其实是一场庆功宴。
《生万物》播出后,业内关于“爆款”与否的拉锯终于停下,因为这次宴会给了最直接的答案。
表面看似简朴,实则大人物云集。
蛋糕上那圈大麦寓意“大卖”,中间印着“小独角”的图案,更添了点巧思。与其说是庆功,不如说是一次集体认可。
就在这样一个场合,一位满头白发的演员出现了,她就是迟蓬。
这个名字在开播初期几乎没被提及,甚至连片头演员表都没有她的身影。
但现实里的她,却成了整场宴会里最耐人寻味的存在。
相比华丽布景的其他剧组,《生万物》的庆功宴显得格外朴素。
没有闪耀吊灯,没有奢华花墙,只有一张大海报、一块蛋糕。
现场的嘉宾阵容,却一点都不简单。桃厂CEO龚宇、副总裁戴莹、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统统到场。
导演刘家成、原著赵德发也亲临祝贺。
主演阵容除了倪大红、秦海璐因行程缺席,其余基本全员集结。
在场的演员们互相调侃,海璐姐甚至把自己P进大合照里,气氛温暖融洽。
这样的画面,本身就说明了《生万物》的热度与价值。
尤其是剧中演员齐齐发文点赞杨幂,这对外界来说,已是一种行业认可。
那些坚持说这剧不是爆款的声音,显然显得多余了。
但比这些更令人关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女性安静地坐在角落。
她在剧中饰演“大脚娘”,现实里叫迟蓬。没有名字的角色,却在观众心里留下了烙印。
在《生万物》的前半段,大脚娘几乎贯穿全程。无论是绣绣的婚姻波折,还是家庭日常,都绕不开她的身影。
按理说,角色分量不轻,可在演员表里却找不到迟蓬的名字,海报上也没她的位置。
宣传活动出席的永远是“有名气的爹”,而戏份更长的大脚娘,却被一再忽略。
这种待遇,说好听是疏漏,说直白了就是“咖位不够”。
娱乐圈里,总是把注意力投向能带来流量的面孔,至于那些默默撑起戏骨的老演员,往往被当成背景。
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迟蓬没有任何表演痕迹,完全像一个生活在农村的老人。
绣绣受欺负,她心疼到落泪;儿媳差点烧了厨房,她笑嘻嘻看着,眼里透着宠溺。
几个小表情,就让人信服那份质朴与善良。
她就像真正生活在那个环境里。这样的评价,比任何溢美之词都要珍贵。
《生万物》火起来后,剧组才意识到迟蓬的存在。
她的名字被补进片头,挂在林永健之后,冠上“特别主演”。这是一种迟来的肯定,也是一种无声的歉意。
其实这并非偶然。迟蓬早已在多部作品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幸福到万家》里的复杂婆婆,《温州一家人》里的坚韧母亲,《小巷人家》里的尖酸长辈,《警察荣誉》里的势利丈母娘,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几乎找不到重复的影子。
这种“剧抛脸”,恰恰是演员功力的体现。观众会因为角色记住她,却常常叫不出名字。
现实中,她气质优雅,谈吐大方,与荧幕里的形象判若两人。正因如此,演技的力量才显得格外强大。
可翻开履历,奖项始终与她擦肩。四次飞天奖提名,三次金鸡奖入围,从未捧回过奖杯。
连好友倪萍都曾在颁奖典礼上替她鸣不平,直言这是一个极好的演员,却总是给年轻漂亮的女演员让路。
面对不公,她只是一脸淡然,穿着毛衣和旧胶鞋,安静坐在第一排。
这种从容,像极了她演过的角色——安稳而不张扬,却自有分量。
这一次合作,迟蓬身边站着的是杨幂。作为85花的代表人物,杨幂多年常红,资源不断,却始终缺少一个奖项的背书。
从古偶到现实题材,从流量到口碑,她的转型路走得艰难。与赵丽颖的“奖项差距”,更让她显得尴尬。
《生万物》为她带来了新的机会。
倪大红、秦海璐、林永健托住了戏的根基,而迟蓬则用自然到极致的表演,为这部剧增添厚度。杨幂在其中受益匪浅。
迟蓬对搭档赞赏有加,夸她聪明敬业,记台词快,吃面戏一遍遍来都毫不敷衍。合作期间,两人建立了深厚的默契。
剧播时,杨幂还特地发微信告诉迟蓬:“您的戏演得太好了。”
杨幂的流量,把迟蓬带到更多人眼前;迟蓬的演技,让杨幂看到演员真正的生命力。
一个在寻找突破,一个在坚持初心,彼此照亮。
如今,迟蓬顺势开通社交平台,一夜涨粉过万。她笑称这是角色的功劳,观众被大脚娘打动,才会关注现实中的自己。
在这个流量时代,能坚持把演技做到极致,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
《生万物》庆功宴上的迟蓬,用满头白发告诉所有人:真正的价值,不在排面,而在角色里留下的温度。
好演员未必需要奖杯,但好作品一定需要好演员。
向迟蓬致敬,也祝杨幂终有一天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