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白首偕老:指夫妻感情和谐,共同生活直到老年。常用作新婚祝福。也作“白头到老”、“白头偕老”。
第一章:乡土本色
1.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2.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脆。也比喻说话、写文章不利落、不简洁。
3.白首偕老:指夫妻感情和谐,共同生活直到老年。常用作新婚祝福。也作“白头到老”、“白头偕老”。
4.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多指因生活环境的变迁所造成的不适应。
5.飘忽不定:指变幻无常,动荡不定。飘忽:变幻,动荡。
6.抛乡离井:离开家乡故土。文本中写的是“抛井离乡”。
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8.口说无凭:单凭嘴说,不能作为凭据。凭:凭据。
9.与生俱来:一生下来就是如此。文本中写的是“生而与俱”。
10.衣锦还乡:指富贵以后穿着锦绣衣服回到故乡,含有回乡炫耀的意思,后泛指荣归故里。衣:穿。锦:有色彩花纹的丝织品。也说“衣锦荣归”。
第二章:文字下乡
11.愚不可及:原指假装愚笨,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到了极点。
12.显而易见:形容事情、道理非常明显,极容易看得清楚。显:明显。
13.自圆其说:指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指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14.结绳记事:指文字出现之前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交流传播的一种手段之一。
15.词不达意: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也作“辞不达意”。
16.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削:用刀切。适:适应,符合。履:鞋子。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7.眉目传情:用眉毛和眼睛来传达感情,即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1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现代多用来形容学者、工匠、老师等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会用来形容作家作书的过程。呕:吐。沥:滴。文本中写的是“呕尽心血”。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19.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形容必不可少非常重要。文本中写的是“不能或缺”。
20.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不重视。
21.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人烟稠密。
2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文本中写的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形容简朴的生活。亦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文本中写的是“日出而起,日入而息 ”。
24.开天辟地:指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多形容创造了空前宏伟的事业。又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作谓语、定语。
25.稀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稀奇:稀少新奇。
26.荒诞不经: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
27.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循、蹈:遵照,遵守。
第四章:差序格局
28.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一哄而散了。
29.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30.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后引申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也说“推己及物”,主要作谓语、宾语、定语。出自《论语·卫灵公》里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朱熹注“推己及物”。
31.犯上作乱:封建时代指违抗尊长君上、悖逆或叛乱的行为,统治者多用来指人民的反抗、起义。犯上:冒犯长辈上级。作乱:叛乱。现多指冒犯尊长。
32.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33.以德报怨:用恩德回报仇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34.以直报怨:指用公道正直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直:正直,公平。
35.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36.修身齐家: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帮助宗主治理采邑。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37.自食其力: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指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
38.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稽:考查,引申为根据。也作“无稽之言”。
39.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40.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制。克己:约束自己。复:恢复。礼:本指西周奴隶制的礼法,泛指古代社会的法则、礼仪。
41.欲说还休:想说又止住不说,多用于说明情绪复杂,难以表达;或说明想说却不敢说、不愿说。文本中写的是“欲说还止 ”。
第六章:家族
42.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到解放前妇女应有的品德。三从:女子未嫁从(听从)父、既嫁从(辅助)夫、夫死从(抚养)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就是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43.书香门第: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44.街头巷口:指大街小巷。同“街头巷尾”“街头巷底”。
45.动手动脚:动手打架、动脚踢人 。也指男女间不庄重、挑逗一类的举动。
46.有情有义:对人有深厚感情和情义。
第七章:男女有别
47.男女有别:男子与女子在生理构造和心理状态上有差别,要遵守的礼法应有所不同,互相交往亦应慎重守礼。旧时用以强调应严守封建礼教。
48.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49.生老病死: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50.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它以新的面目出现(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51.摇摇欲坠:形容建筑物基础动摇,即将倒塌。比喻情势危急,就要崩溃或垮台。
52.授受不亲: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送接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
53.分工合作:依事件性质,将一件事分给多人去做。指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第八章:礼治秩序
54.望文生义:指阅读时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或来源缘由,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词句。义:意义。
55.无法无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形容人目无法纪、肆意妄为,不受管束。
56.返璞归真:指除去外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形容恢复淳朴的本性。璞:没有雕琢过的玉石。文本中用的是“返朴回真”。
57.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本为春秋时期老子的政治理想,后常用作谦词。
58.相安无事: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59.文质彬彬: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有礼貌)。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60.穷凶极恶: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61.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
62.衣食住行:穿衣、吃饭、住宿、行路。泛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6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64.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
65.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66.非礼勿视: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
67.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68.不能自已:不能控制或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第九章:无讼
69.挑拨是非:搬弄口舌,制造纠纷。
70.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相貌丑陋猥琐而神情狡猾。旧时形容人贫贱穷酸的样子,后来多用以形容相貌丑恶而又猥琐、心术不正的人。
71.形同虚设:指形式上虽设有,但却起不了作用,如同没有一样。
72.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难:难以。辞:推托。咎:过失、罪责。文本中用的是“不能辞其咎”。
73.不务正业:①不从事正当的工作。②指本职工作不好好去做,而把心思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
74.世风日下: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不好。
75.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儆:告诫,警告。效:效仿。尤:过失。
76.与时俱进:时:时间。俱:一起,一同。进:前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文本中用的是“与时俱新”。
77.理直气壮:理由正确而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78.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为:做,干。非、歹:坏事。文本中用的是“为非作恶”。
第十章:无为政治
79.独善其身:①原指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②现多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含贬义。
80.顶天立地: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81.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某些现象或事物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82.雄才大略:杰出的才智和远大的谋略。文本中用的是“雄图大略”。
83.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和怨恨。载:充满。也说“怨声满道”“怨声载路”。
84.揭竿而起:高举反抗的旗帜,起来斗争。泛指人民武装起义。揭:举起。竿:竹竿,指代旗帜。
85.天下大乱:形容国家局势动乱不安。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
86.新陈代谢:①指生物体经常不断地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②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87.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文本中用的是“并无轩轾”。
88.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作“从心所欲”。
89.损己利人: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到好处。
90.无为而治:原指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现也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治理方法。
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
91.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文本中用的是“自足自给”。
92.来历不明:指人或事物的由来、经过或背景不清楚。
93.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令人)怀疑。
94.痛痒相关:比喻关系密切或利害相关。
95.互通有无: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
96.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才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对。
97.脱颖而出: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才能、本领全部显现出来。
98.百家争鸣:原指战国时期儒、墨、法、道等各家学说蜂拥而起,各种流派互相争论、互相批评的局面。现比喻学术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百家:指学术上各种派别。争鸣:发出声音,发表意见。
99.口是心非: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同。指心与口不相一致。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
100.病从口入: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101.非同小可:形容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小看。
重刊序言
102.初生之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思想上没有旧框框,大胆无畏,敢作敢为的年青人。
103.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虑和惧怕。顾忌:因对人或事不利而有所顾虑。
104.和盘托出: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端出来。形容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和:连同。
105.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形容事物过去了,就不会再重新出现。一般用“一去不复还”。
106.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后记
107.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08.羽毛丰满:小鸟的翅膀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实力已强大。
109.羽翼丰满:小鸟的翅膀已经长齐,比喻力量已经巩固。
110.自立门户: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文本中用的是“独立门户”。
111.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罗:网罗,搜集。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万事万物。
112.抱残守缺:固守(抱着)陈旧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113.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动。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114.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也指不仅各方面都照顾到,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处理得很得当。文本中用的是“面面周到”。
来源:老谢语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