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围棋圈最大的话题,非梦百合杯突然停摆莫属了。你别说,这事搁几年之前,谁能想到?"世界大赛"几个字说着响亮,现在韩国选手全体“被请”出局,按理说舆论该炸锅吧,但是看看现在大伙儿的反应,还真有点一言难尽。围棋没了韩国顶尖的参与,这比赛名头不尴尬吗?很多人都在琢
韩国棋手跟世界大赛,这事咱得从哪说起?
最近围棋圈最大的话题,非梦百合杯突然停摆莫属了。你别说,这事搁几年之前,谁能想到?"世界大赛"几个字说着响亮,现在韩国选手全体“被请”出局,按理说舆论该炸锅吧,但是看看现在大伙儿的反应,还真有点一言难尽。围棋没了韩国顶尖的参与,这比赛名头不尴尬吗?很多人都在琢磨,这到底是商家血亏还是棋界内斗,还是咱们围棋本身走到了个卡壳的地方?
梦百合老板这一出,棋协面子挂得住吗
说一千道一万,这场风波的爆点其实很简单:老板狠砸钱,却指着棋盘“不给韩国人面子”。有钱的企业傲娇一把,棋协就为难了,一边要照顾“世界”二字的名义,一边又得哄好最肯花钱的甲方。有老棋迷感慨:“这年头围棋大赛,其实跟世界杯也差不多少了,都是资本舞台。”你看人家足球世界,哪次不是各国大资本搅一锅粥,咱围棋只是比人家更小众,单一把资本方脾气闹起来,比赛还能干吗?
普通棋手最难,谁来为他们兜底?
咱们天天聊大老板、棋协,其实最惨的还数普通棋手。一年大部分收入就盼这俩世界赛奖金,光是准备训练和预定旅费就花了不少。现在一句“等通知”,啥都黄了。年轻棋手本来就不轻松,眼见机会说没就没,“上岸”的路反而越来越窄。这就像足球青训,合着咱们球迷天天等新星,实际俱乐部一变卦,这批娃还能不能熬到头,谁说得准?有人说:“你看职业联赛还能撑几年?”但真想靠职业活着,就不只是天赋和努力的事儿了,更多是等政策和资本脸色。
没钱没热度,围棋的未来还好玩吗?
老实讲,围棋这门产业真的是到了一个坎。日本大赛熄火、梦百合杯停摆、主赞助商跑路,世界性的大赛眼看就剩孤零零一根应氏杯。圈内有人说:“咱这运动,是不是太飘了?”毕竟靠亿万富翁续命,这和真正的长期生态还差点意思。品牌方不是慈善,要看回报。互联网时代,围棋又不像电竞能圈流量,转播没弹幕、赛事没热搜,流行文化边边角角都挤不进去。老棋迷叹气:“再这么下去,那帮最能‘带节奏’的年轻围棋粉,也该脱坑去刷短视频了。”
AI下得光滑,粉丝看得迷糊,这种局面咋破?
还有一个事不少人提到,现在AI横扫一切,顶尖九段都变成了科技控盘手,比赛比的已经不是想象力,是谁搜集资料多、背题快,“复盘饭”越来越多,看的人却云里雾里。过去咱每届大赛能看点大师争锋、范式对撞,现在更多像工程师拆家。记得以前围棋电视解说,能把一手棋说半天,现在直接一句“AI说对错”了事,粉丝们也失去了话题。直播吸引力还不如电竞选手搞笑:“这一路算力比不过隔壁打LOL的。”
归根结底,比赛得让粉丝有共鸣
最后还是那句话,所有争议绕一圈,影响最大最深的其实是普通棋迷。世界大赛名头不能光靠“国际元素”,更要靠真实的对抗和燃烧的热情来撑。无论是资本砸钱、棋协拉锯,还是AI改变棋理,最终要是把人心都搅和没了,这棋还怎么下?我作为老球迷,真心希望赛事运营回到“把观众看爽”这件大事上,规矩能更灵活、宣传能更入心、氛围能多点人情味。再牛的赞助和技术,最后拼的还是谁能让棋迷觉得值,不然谁还花几个小时盯一盘棋呢?
来源:血手探险者J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