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检测多久能测准?关于“窗口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2:45 1

摘要:❤ 第3天:上网搜索HIV感染症状,越看越觉得自己“中招”,整夜难眠;

☀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将向您传播健康知识,发布疾病预防信息等。

看不见的“潜伏战”

感染艾滋病病毒就像一场“侵略战争”

入侵者——艾滋病病毒(简称“HIV”)

就像一个狡猾的特工

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体免疫系统

专门攻击维护健康的“精锐部队”

——CD4淋巴细胞

并在其中潜伏下来

从“敌军”(病毒)入侵到

“哨兵”(免疫系统)鸣枪示警

发出全身“通缉令”

——血液中抗体、抗原、核酸

达到可检测水平的这段时间

就是我们常说的“窗口期”

真实案例

小王的检测焦虑

28岁的小王在一次聚会后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 第3天:上网搜索HIV感染症状,越看越觉得自己“中招”,整夜难眠;

❤ 第7天:出现低烧症状,瞬间慌了神,认定自己感染了HIV;

❤ 第14天:自测试纸检测为阴性,却不敢相信结果,总觉得是“假阴性”;

❤ 第30天:到医院检测,结果仍是阴性,可心里的石头还是没落地,反复纠结“会不会还在窗口期,没检测出来?”

每次“爱”……完又恐“艾”

正是因为对“窗口期”不了解

科学解读:窗口期究竟有多长?

“HIV窗口期”(window period)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后到血液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标志物能被检测出的时间间隔。通常,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检测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HIV侵入人体后,病毒特性、感染途径、个体免疫功能状况等都会影响感染进程,导致不同个体检测出“感染标志物”的时间不同。大多数情况下,HIV感染会在4到6周内被检测出来,特殊情况下,窗口期可能延长至3个月左右。

重要提醒:窗口期的三大误区

靠症状判断感染

绝对不能!

目前没有任何特定症状能作为HIV感染的判断依据,有些人在窗口期可能出现低烧、乏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普通感冒、疲劳等其它原因引起的。判断是否感染HIV,只有实验室检测唯一一条途径。

自测试纸结果≠最终诊断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HIV自测试纸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初步检测参考,尤其适合不方便前往医疗卫生机构检测的人群。

但必须注意的是,自测试纸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如果自测结果显示阳性,或对结果有疑虑,一定要及时到疾控中心、医院等专业机构做进一步检测。

窗口期内不会传染病毒

大错特错!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即在体内大量复制,而此时抗体水平较低,因此窗口期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非常高,传染性极强。

因此只要发生过高危行为,在未得到确切的阴性检测结果前,都必须在性行为中采取安全措施(如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在得到确切的阴性结果并且未再次发生高风险行为才能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伴侣。

检测指南:这些机构可选择

各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村卫生室和社会组织等均能提供HIV检测服务,可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微信搜索“滇艾检”,就能轻松预约HIV检测服务,让检测更方便、更省心。

科学认知是最好的“防护服”

及时检测是最有效的“定心丸”

愿“每次爱完就恐艾”的朋友不再恐慌

/健康科普

供稿部门:性病艾滋病防制所

撰稿人:安晓静 霍俊丽

审稿人:王珏 施玉华

美编:健促信息中心 黄银凤 张竞文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版权图库和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不授权转载

来源:昆明信息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