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芷蕾站在舞台中央,手里捧着沃尔皮杯,声音有点发抖,但语气很坚定:“十几年前我刚进这个行业时,说过一句大话,说我将来要成为国际巨星。那时候没人相信我。但现在,我站在这里了。”
辛芷蕾的国际巨星之路
9月6日,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
辛芷蕾站在舞台中央,手里捧着沃尔皮杯,声音有点发抖,但语气很坚定:“十几年前我刚进这个行业时,说过一句大话,说我将来要成为国际巨星。那时候没人相信我。但现在,我站在这里了。”
辛芷蕾的突破之路
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感动。
她不是靠流量走红的,也不是什么“天选之子”。她没有特别好的资源,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班出身”。
但她凭借在《日掛中天》里的表演,演了一个不美、不甜、也不讨喜的角色——美云,拿下了华人演员在威尼斯的第三座影后奖杯。
前两位是巩俐和叶德娴。
这个人叫辛芷蕾,她终于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逆境中成长的辛芷蕾
她不是那种被关注的人,但她从没放弃过努力。
辛芷蕾1986年出生在黑龙江鹤岗,家里条件不好。
父亲生病,母亲一个人操持全家,初中时她就开始打工,帮家里分担负担。
她说:“我不想向爸妈要钱,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
2005年,她19岁,偶然进入了娱乐圈。那时候,她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源,只能不停地试戏。
几年里,她试了几十次、上百次,几乎都没成功。
有时候好不容易进组,又被叫回去。
她说:“那种感觉就像在冷冰冰的水里漂着,明明知道前面没有岸,但还是不敢停下来。”
坚持与突破
她一直想演《长江图》里的角色。
为了这个机会,她在试镜时说会游泳。
结果冬天在长江里一遍遍下水,冷得发烧、崩溃、哭。
她说:“导演是故意的,他就是要你崩溃,因为这个角色本来就不稳定。”
电影拍了四年,入围柏林电影节,拿了银熊奖。
但她还是没火。
她说:“我想火,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能自己选角色。”
这句话很实在。
真正让她被记住的是2017年的《绣春刀2》。
她演丁白缨,穿白衣服,话不多,却冷冷地出现在镜头里。
只出场几分钟,但那一刀挥出去,砍进了很多人心里。
B站上那段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万,标题直接说:“这一刀,砍断了大半个女演员的武侠梦。”
后来她参加《演员的诞生》,演周迅在《风声》里的顾晓梦。
后台的于月仙都夸她:“她太有张力了,又稳又克制。”
但她自己知道,还不够。
她说:“我不是天生有天赋,只能靠一次次死磕。”
金玉妍与李李的蜕变
她演《如懿传》的金玉妍,面试了五次才拿到这个角色。
她在《繁花》里演李李,王家卫说:“她身上有江湖气。”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专门学走路、学扭头、学坐姿,脚都磨破了,只为让李李更真实地“活”起来。
一人独演话剧《初步举证》
她演的是话剧《初步举证》,整场戏只有一人,剧本有112页,演了130分钟,全程没有提词器,全靠自己背下来。
她说:“我最喜欢那句台词——‘如果我畏畏缩缩,我会失去那个正在努力的女孩。’”
我真的挺佩服她的。她从不给自己留退路,也从不后退一步。
演绎命运的女演员
她演的不只是角色,更是“自己的命运”。
2024年,电影《日掛中天》上映了。
她在片中扮演的“美云”,不是个漂亮、讨喜的角色,而是一个破碎、挣扎的女人。
拍摄时,广东天气闷热,她常常一身湿透。一场戏拍完,她总是沉默不语,仿佛把所有情绪都压在心里。
她说:“我很心疼美云的一生,但我也觉得,我和她有点像。”
确实像。
美云的命运是被推着走的,而辛芷蕾,也曾被现实一次次推来推去。
但她没有倒下,而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逆风翻盘。
2016年,她因《长江图》被更多人看到;
2017年,《绣春刀2》让她被人记住;
2023年,《繁花》让她被认可;
2024年,《日掛中天》让她站上了世界舞台。
她曾说:“好像从小就没有人把东西送给我,我想要的,都要自己去争取。”
网友说她:“不是靠运气红的,是靠一场场硬戏拼出来的。”
“她不是天选之子,她是自己选的命。”
坚持与实力的绽放
她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漂亮。
辛芷蕾不是那种一夜成名的演员。
她用了将近二十年,才走到威尼斯的舞台。
她演的角色不一定是观众最喜欢的,但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她曾经被说“演技一般”,被批评“太冷”,但现在,她站在了影后的领奖台上,用实力回应了所有的质疑。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角脸”,但她把每个角色都演成了主角。
她说:“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实现了呢?像我一样。”
我想说:她不是靠运气红起来的,而是沉下心来,慢慢被看见。
她不是天生的主角,但她活成了主角的样子。
她不是追风口的人,但她自己就是那阵风。
辛芷蕾,辛苦了,也值得了。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