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62岁的张阿姨(化名)在早餐食用红枣馒头后,突然感到咽部持续不适,有异物感和刺痛感。她第一时间前往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但初步的喉部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物。然而,经颈部CT检查后,提示食管入口处有异物存留,情况危急,张阿姨随即被转至医院消化内
早餐吃枣馒头后突发不适
(六旬阿姨遭遇“致命枣核”)
不适及时就诊
近日,62岁的张阿姨(化名)在早餐食用红枣馒头后,突然感到咽部持续不适,有异物感和刺痛感。她第一时间前往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但初步的喉部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物。然而,经颈部CT检查后,提示食管入口处有异物存留,情况危急,张阿姨随即被转至医院消化内科门诊。
多学科协作快速响应
绿色通道紧急开启
医院消化内科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流程。门诊医生在详细问诊和查体后,判断为“食管异物嵌顿”,立即为患者完善了必要的术前检查。考虑到异物存留时间较长、位置危险,同仁医院专家高福生主任医师统筹指挥,团队果断决策,为患者直接安排急诊胃镜探查及异物取出术。
胃镜下惊现“深藏不露”的尖枣核
团队协作化险为夷
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消化内科在张川主任领衔的专家团队引领下,不断开拓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科室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持续不断攀升。本次手术由北京同仁医院高福生主任医师带领的消化内镜团队精准操作。胃镜刚进入食管入口,就发现了危机的源头——一枚长约3厘米的尖锐枣核,两端已深深刺入食管壁,牢牢地嵌顿在原地。这种情况极为危险,每一次吞咽动作都可能使枣核刺得更深,极易引发感染、大出血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面对挑战,团队沉着冷静,利用内镜下的专用器械(如异物钳、圈套器、保护罩等),小心翼翼地进行松解和牵引。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团队最终完整、顺利地将枣核取出,解除了对食道的致命威胁。术后仔细检查发现,由于枣核嵌顿时间较久,尖锐的末端已造成食管局部少许穿孔。
术后精心监护
由于存在穿孔,术后患者被转入病房进行密切监护和住院治疗。经过积极的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密切观察,张阿姨目前病情稳定。
专家提醒:
进食需谨慎,误吞异物要科学处理
借此病例,高福生主任医师也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
01
细嚼慢咽,尤其注意“隐形杀手”:在食用带核食物(如枣、桂圆、鱼类、鸡鸭骨)或含有不易咀嚼成分的食物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充分咀嚼。老年人由于感觉相对迟钝,更需注意。
02
误吞异物,切忌“土办法”:一旦怀疑误吞异物,严禁采用吞饭团、咽菜、喝醋等错误方法,这些行为极易导致异物扎得更深、损伤加重,甚至导致大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03
第一时间,正确就医:应立即禁食禁水,并尽快前往具备急诊内镜条件和能力的医院(如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就诊。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处理,就多一分安全。
技术强科,守护“食”路安全
本例高风险食管异物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消化内科在急诊内镜诊疗领域的强大实力和高效率的多学科协作能力。团队拥有丰富的疑难异物取出经验,技术成熟,设备先进,为患者的“食”路安全保驾护航。
科室简介
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科室,特别是同仁医院托管以来,科室在同仁专家、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张川主任、高福生主任医师长期出诊、检查,科室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EMR、ESD治疗,急诊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早癌筛查、胆胰疾病诊疗(ERCP)等先进技术,深受患者好评,消化内科竭诚为每一位患者的消化道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 | 消化内科
编辑 | 宣传中心
图片 | 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耳垣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