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设计师不知道九三阅兵后续:认怂道歉,甲方老板遭威胁网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3:53 1

摘要:前不久,一位女老板想请广告公司做关于"九三大阅兵"的物料,没曾想设计师看后却问:"大阅兵是什么?大阅兵是你们的誓师大会吗?"

在这个信息化,手机不离手的时代,竟然有一个从事设计师工作的成年人称自己不知道九三大阅兵?

前不久,一位女老板想请广告公司做关于"九三大阅兵"的物料,没曾想设计师看后却问:"大阅兵是什么?大阅兵是你们的誓师大会吗?"

这番话直接把女老板气得够呛,于是把这事发到网上吐槽,结果却把自己也卷进了舆论漩涡,最后闹了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九三阅兵的热度有多高?全国人盼了小半年,早从夏天开始,这事儿就成了街头巷尾的焦点。

短视频里,士兵们踢正步的镜头刷一下就划过去一个,军迷们天天在论坛里凑一块儿,扒着各种小道消息猜新装备;

就连小区里下棋的大爷、菜市场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聊天时都常提一句:“等着 9 月 3 号看天安门阅兵呢!”

这股热潮,只要是摸过手机、上过网的,想不知道都难。可偏偏在南京,就有个人对此一脸茫然。

这事是南京一位女公司老板爆出来的。

九三阅兵当天,她琢磨着在公司大厅的大屏幕上同步放阅兵直播,既让员工感受氛围,也能结合活动做波公司宣传。

于是她联系了常合作的设计公司对接需求,把想法整理成一份叫《9 月 3 号大阅兵》的文档发了过去。

没成想,对方的设计师却在工作群里问:“大阅兵是什么?你们公司是要搞誓师大会吗?”

女老板看到消息当场就愣了:都 2025 年了,居然还有人不知道九三阅兵?她压下心里的诧异,耐着性子解释:“这是国家办的大阅兵啊!”

可设计师反倒不耐烦了,语气硬邦邦地回怼:“你就说大阅兵,我哪知道是啥?也没人跟我说过。”

这句话一下把女老板惹毛了,手都气得发颤,直接在群里质问:“你是中国人,又在南京工作,这么重要的日子能不知道?”

设计师却满不在乎:“我不关心这些,没必要装。”

被这话噎得够呛,女老板当场撂下话:“和你们公司续不合作另说,我绝对不跟你对接了!”

可设计师态度依旧冷冰冰:“工作的事能谈,无关的别扯。”

气不过的女老板转头就找了设计师的领导,要求换对接人,结果对方的回应更让她血压飙升。

领导不仅没批评员工,反倒一个劲儿帮着找补:“他天天对着电脑画图,不看手机也不刷新闻,不知道是他个人的事,不影响干活。”

这话彻底点燃了女老板的火,她直接回了句:“他要是再敢多说一句,我就去举报他!”

憋了整整三天,女老板实在忍不下去,把聊天记录截了图发到网上,想让大家评评理。可她没料到,这一发直接捅了马蜂窝。

网友们对着设计师的工作态度开了火:“文档都懒得看就瞎问,这工作能做好?”“甲方好好解释,他还摆臭脸,谁给的底气?”

可没等这波吐槽过去,舆论就朝着更激烈的方向走了 —— 不少人开始质疑设计师的立场。

有人在评论里怒敲键盘:“在南京这种刻着历史的地方工作,说不知道九三阅兵?是装傻还是没长心?”

更有人带着揣测直言:“这无所谓的态度,该不会是‘行走的 50 万’吧?”

随着争议发酵,还有网友自发当起了 “侦探”,想扒出设计师所在的公司。

有人查到是“红山广告公司”,可没等大家顺着查,就有知情人澄清:“‘红山’就是个地名,不是公司真名。” 线索一下断了,再想往下追根究底,彻底没了头绪。

9 月 4 日,女老板更新了事件进展,却让不少网友觉得 “不够解气”。

因为双方签了合约,换合作公司根本不现实,好在磨了半天,广告公司终于松口,承诺马上换对接设计师。

据说那位设计师后来也在工作群里道了歉,但网友们压根不买账。

有人觉得光换设计师没用,错在人本身,主张直接解约;还有更过激的声音,说公司这是 “纵容风险”。

更离谱的是,有部分网友反过来逼问女老板,强硬要求她公开设计公司全名,甚至放话威胁:“你不公开,我们就举报你!实在不行就去你孩子学校找事!”

就在这场舆论即将失控时,9 月 5 日晚,女老板的再次发声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她明确呼吁大家立刻停止网暴,还首次透露了自己的家庭背景:“我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我们家三代人都懂什么是家国情怀,三观绝对正。”

她强调,就算对设计师有质疑,也该交给相关部门依法调查。

“不能用公开个人信息、骚扰家人这种极端方式解决问题,这跟我们反感的态度本质上没区别。”

其实,这场争议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两个最新案例 —— 国家对触碰红线行为的态度,早已亮得明明白白。

不久前,网红 “娟子” 在直播里公然调侃 “九一八事变”,不仅把 “918” 错说成 “618”,还口出狂言 “我不是中国人”。

结果当天就被平台永久封禁,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而 9 月 4 日国家安全部通报的案例更让人警醒:

原国家某部委工作人员张某某,因私存大量涉密文件并企图携带出境,最终以间谍罪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这两起事件清清楚楚地说明:尊重历史、维护国家安全从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每个公民必须守住的底线。

既不能像那位设计师一样漠视历史,也不该像部分网友那样用极端方式 “讨公道”,唯有守住理性和底线,才是对历史最好的敬畏。

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呢?

来源:智史通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