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沧海浮云,潮声如诉。当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海之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以海的胸襟、城的热烈,迎接一场跨越山海、联结世界的蔚蓝盛会——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这里是309公里海岸线蜿蜒的诗篇,是5273平方公里海域奔涌的雄心,更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封“蓝色请柬”
海洋的壮阔,在于汇万千川流;人类的智慧,在于筑共赢之路。
沧海浮云,潮声如诉。当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海之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以海的胸襟、城的热烈,迎接一场跨越山海、联结世界的蔚蓝盛会——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这里是309公里海岸线蜿蜒的诗篇,是5273平方公里海域奔涌的雄心,更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封“蓝色请柬”。
海洋承载着地球70%的脉动,孕育生命、联通大陆、滋养文明。从古丝路的帆影迢迢,到今朝“一带一路”的波澜壮阔,人类始终与海洋共呼吸、同命运。
而今,当全球约40%的人口依海而居,当滨海城市贡献着世界约70%的经济总量,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合作之桨破浪前行,以科学之光照耀深蓝。
西海岸,恰是这一时代命题的“中国答卷”。
肩负“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时代使命,西海岸新区获批成立十年有余,海洋生产总值翻了两番,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分别占青岛市、山东省、全国的40.6%、11.8%、2%——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座新城向海图强的炽热脉搏。
从青岛自贸片区一大批“全国首个”海洋制度创新成果“走在前”,到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双港口口岸”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海西湾国家级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大国重器”驶向全球,到全国唯一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合中心”)向世界输出海洋治理“中国方案”……西海岸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植于每一次潮起潮落之中。
青岛自贸片区
青岛海西湾国家级船舶海工产业基地 侯宪鹏摄
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为国家批准山东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它融合了原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底蕴与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的合作基因,以“从蔚蓝到未来——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为主题。这是中国坚定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繁荣海洋经济、推动海洋创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载体和生动实践。
海洋具有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推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这里不仅是政策对话的高地、科技碰撞的前沿,更是文明互鉴的舞台、未来愿景的工坊——人类将以科学为舟、以合作为帆,携手共谋海洋合作发展、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挑战,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式。
西海岸的蔚蓝之约,不仅是地理的相遇,更是文明的共鸣、未来的共筑。论坛启幕,我们听见的不仅是波涛的澎湃,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维度深沉而坚定的回响。
中国“窗口”
有海洋的地方,就有生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全球海洋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建设和呵护美丽繁荣的海洋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
西海岸新区,一直是中国推动国际海洋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肩负“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时代使命。国合中心正是这一使命的鲜活注脚。
“请进来”,这里是中国与世界相拥的“蓝色会客厅”。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成功召开,凝聚共识的《青岛宣言》如澎湃海潮激荡四方,《“海滨之城”平台年度进展报告》则似一幅精细的工笔画,勾勒出海洋城市互利共赢的新路径。
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
《青岛宣言》发布
更有一系列高端国际活动在此交汇绽放: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培训班的智慧火花,首期“海洋十年”问海沙龙的思想激荡……国合中心正以高质量公共产品与能力建设实践,成为辐射全球的海洋合作“强磁场”。
国合中心亦不曾停下“走出去”的脚步。赴法国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不仅是发声,更是引领: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全球秘书处的落户,无疑是对国合中心影响力的最有力认可。而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工具包——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COAST)的发布,更似一柄开启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步履不停,国合中心持续拓展合作疆域:从印尼经济峰会到大阪世博会,从海洋碳中和论坛到国际专场推介……国合中心以自信从容的姿态,将中国方案、新区实践娓娓道来,在全球海洋治理的宏大叙事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亮相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
全国首个“负碳海岛”——灵山岛
平台支撑,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本届论坛紧跟全球海洋热点,主题基调更鲜明、领域方向更前沿、嘉宾邀请更精准,精心策划形成“1+1+4+5”活动体系,即:开幕式暨主论坛、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四个平行论坛、五项特色活动。不仅回应时代之问,更牵引国际共识,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繁荣、可持续的蓝色家园。
此刻,西海岸再度汇聚国内外政企嘉宾、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共谱论坛新章,见证中国与国际海洋合作迈向更深远的未来。
碰撞“前沿”
从“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耕海牧渔、向海问药”,千年潮涌,人类逐海而兴。步入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利用海洋的广度与深度空前拓展,保护海洋、与之和谐共生的愿望也愈发炽热。利用与保护,两大使命交织激荡,谱写出这个时代最深切的海洋叙事。
开放是海洋的天然属性,港口则是这一属性的天然载体。西海岸坐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双港口口岸”,“向海开放”的底蕴堪称世界一流。当全球航运正驶向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新蓝海,这既是时代之大势,更是西海岸不容错过的时代机遇。
山东港口青岛港 俞方平摄
如何让港口超越传统的货物流转,蜕变为现代海洋产业的“摇篮”?本届论坛平行论坛二:“绿色智慧——共筑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新生态”,将汇聚全球海事论坛、必维船级社、马士基、香港航商总会等150余位国内外行业权威嘉宾,聚焦绿色航运等前沿议题,为西海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注入前瞻思维与智慧动力。
从万顷碧波中寻求生命健康的密钥,被视为新世纪人类最令人瞩目的希望之一。全球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在西海岸完成中试,进入临床二期阶段,这是国际上首次将来自海藻的糖类药物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然而,海洋药物研发道阻且长,更需要产学研用紧密协同、共破坚冰。
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临床试验
青岛国信制药有限公司全景
如何加快海洋药物产出进程?平行论坛三:“向海问药——生物医药创新的蓝色机遇”,邀请到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等权威专家,发布一系列重磅报告,推动生物医药企业共创蓝色机遇。华熙生物、修正药业等龙头企业将与院校、企业深度对话,共筑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
以海为媒,合作为桥,发展如澜。本届论坛,“前沿”议题覆盖蓝色经济关键维度,在激荡智慧、共享实践中,推动形成变革性的海洋解决方案,促进海洋产业和海洋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携手“向海”
在全球化浪潮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更需要有担当的城市挺身而出,擎起开放与合作的大旗。一座以开放立身的城市,也需要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丰富自我、壮大自身。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无疑成为撬动资源的重要支点。
这场国际性的海洋盛会,不仅汇聚全球海洋领域顶尖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更将搭建国家间、城市间的合作纽带,真正践行“同一个地球、同一片海洋”的宏大愿景。
首届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就致力于此:发布《2024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青岛倡议》,共建繁荣之海、创新之海、美丽之海、通达之海;总投资656亿元的30个重点海洋项目签约,以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蓝色增长极”。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
在此基础上,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务实推动以“合作”促“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促进各方携手向海、向新、向未来——
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集中展示海洋发展成果,凝聚全球治理共识;
聚焦人工智能、港口航运、生物医药等热点领域设立平行论坛,策划组织国际海洋产业经贸合作等多场专题对接会,链接全球优质资源,拓展蓝色经济新边界;
配套举办东亚海洋博览会、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大赛青岛国际邀请赛等五项活动。其中,东亚海洋博览会总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汇集45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百川向海,携手逐梦。国际性的海洋盛会,往往以其强大的品牌效应、资源聚集力和合作示范性,不断拓宽海洋国际合作的能级与空间,在未知中播种可能,在联系中孕育机遇。本届论坛将举办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来自全球的市长与嘉宾将聚焦“海洋让城市更美好”主题,分享治理智慧与创新策略,推动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作为东道主,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紧紧抓住论坛机遇,广聚“向海图强”的合力,谱写“百川共赢”的华章。
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