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电动车是真火啊,各家车企都卯足了劲儿 research 新技术,想在电池这块儿抢占先机,最近,丰田那个全固态电池可是引起不小的轰动,听说2027年就要量产了,嚯,这消息一出啊,感觉整个汽车圈都炸开了锅,都说丰田要靠这个技术反超中国电车了,真的假的?
这年头,电动车是真火啊,各家车企都卯足了劲儿 research 新技术,想在电池这块儿抢占先机,最近,丰田那个全固态电池可是引起不小的轰动,听说2027年就要量产了,嚯,这消息一出啊,感觉整个汽车圈都炸开了锅,都说丰田要靠这个技术反超中国电车了,真的假的?
咱先说说这电池,听说是续航能干到1200公里,充电10分钟就能到80%,这要是真的,那以后开电动车就不用担心里程焦虑了,而且啊,据说这电池用个十五年都不会衰减,我的天,这电池也太厉害了吧,但是啊,光有技术还不行,这商业前景还得好好说道说道。
中国这边的电池企业也不是吃素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在加速搞固态电池,宁德时代说2027年就能小批量生产,2030年估计就能大规模应用了,比亚迪也不甘示弱,2024年就下了60Ah的全固态电池,也计划着2027年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上车,看来啊,这场电池大战是越来越热闹了。
这固态电池可不光是技术活儿啊,还得看成本,日系,他们用的硫化物电解质,这玩意儿效率是高,但是合成起来太麻烦,对水分和氧气特别敏感,得全程用惰性气体保护着,哎呦,这成本蹭蹭往上涨啊,还有啊,他们太依赖本土的供应链,现在都全球化分工了,这样搞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成本自然就下不来。
中国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搞“材料-电芯-系统-回收”全链路整合,直接把成本压到0.6元/Wh,但是丰田那个硫化物电池,成本高达1.5元/Wh,这么一比,高下立判啊,这价格肯定不行,说白了,就是没竞争力。
而且啊,中国厂商选的路子也更稳健,普遍选择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兼顾安全和可行性,日企的路子虽然潜力大,但是要考虑工程化、安全性还有环保规范,反正限制挺多,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那是优势满满啊,有大规模电动车市场,有成熟的锂电产业链,还有政策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日本企业就有点吃亏了,内需不足,供应链还分散。
说白了,日本动力电池产业现在面临着结构性挑战,现在是电气化时代,得标准化、规模化、控制成本,传统的垂直整合模式已经过时了,得开放、跨区域合作才行,如果日系企业不能在产业链整合和技术路线上找到平衡点,想赶超中国,难啊。
另外,跟大家说说腾讯和索尼,这对“好基友”最近又闹啥别扭了,他们啊,一边握手合作,一边打官司,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之前腾讯的《三角洲行动》不是挺火的嘛,然后就搬到了索尼PlayStation 5主机平台,腾讯靠这个赚了不少,索尼也跟着沾光,双方也算是合作双赢,之前他们还因为《VALORANT》赚的盆满钵满,索尼还在音乐领域跟腾讯合作很久了。
但是啊,今年7月,索尼突然起诉腾讯的游戏《荒野起源》抄袭他们的《地平线》,这下可热闹了,腾讯一直有“抄袭”的标签,官司也挺多,但是很少输,这次索尼能不能赢还真不好说,有的人说啊,是因为索尼不把《地平线》授权给腾讯,腾讯才搞了个《荒野起源》来逼索尼,索尼起诉估计就是为了后面的合作多要点好处。
之前韩国游戏开发商Nexon也起诉过腾讯,说《QQ堂》抄袭《泡泡堂》,《QQ三国》抄袭《冒险岛》,《QQ飞车》抄袭《跑跑卡丁车》,结果2008年还是把《地下城与勇士》的代理权给了腾讯,因为腾讯的推广能力太强了,别人比不了,所以啊,大家利用各自的优势,一起赚钱,才是王道。
最后再说说松下,这公司最近在中国AI产业投了不少钱,说是今年9月要在上海建个新的电子材料工厂,主要生产AI服务器用的电子材料,这两年,松下在中国东北亚地区的业绩那是稳步增长啊,全球和中国搞AI服务器的热情很高涨,松下的相关电子材料、电容器、贴片机卖的都挺好。
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AI服务器市场前景很广阔,2023年到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能达到24%,松下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在中国不停地投钱,据统计,他们在华与AI服务器相关的电子材料工厂投资已经达到了15亿元呢,其中广州第四工厂去年9月就投产了,生产AI服务器用多层基板,苏州高新区的新工厂也准备开工了,反正就是加码投资,看来松下是想在中国AI产业大干一场啊。
来源:颜姐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