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张明敏也没想到,只因阅兵上的一个举动,轻松实现口碑暴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4:07 1

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红星新闻】【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红星新闻】【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9月3日这天,爱国歌手张明敏受邀观礼阅兵仪式。

在媒体镜头前,他再次将《我的中国心》唱响天安门城楼。

69岁的张明敏头发早已花白,额头皱纹密布,声音也格外沧桑。

然而当唱到“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时,他的神情还是那么激情澎湃。

铿锵的歌喉中带着一丝颤抖,引起了所有华夏儿女心底的共鸣。

在这个庄严特殊的时刻,张明敏的内心是无与伦比的光荣和高兴。

28岁时第一次观礼阅兵,中间又经历了2015年、2017年两次盛大阅兵式。

如今年近古稀再次目睹祖国的强大,张明敏的心情激动如初:

“国家的进步就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这位来自香港的歌手,几十年如一日,坚定地行走在爱国的道路上。

在因为阅兵观礼而口碑暴增的背后,是张明敏那颗鲜红的“中国心”。

在其他港星态度不明、立场模糊时,他不动如山;

在国家需要帮助、同胞陷入危机时,他雷霆救援。

纵观张明敏的大半生,就会发现,原来为了祖国,他真的做了太多、太多......

张明敏在1956年出生,那时的香港,还是一个没有回家的“孩子”。

他的父母都是华侨,在异乡漂泊半生后,愈发牵挂家乡。

张明敏从小就深受思乡情感的熏陶,接受来自父母的爱国教育。

在华侨小学上学的时候,他最喜欢每周的升旗仪式。

虽然那时候他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祖国的含义,但心中已经悄然种下对祖国的情感。

他的“启蒙歌曲”是国歌是红歌,看到五星红旗心中就燃起热血。

歌听得多了,张明敏也就能跟着唱上几句,越唱感情就越深。

到后来,唱歌竟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歌唱技巧也越来越炉火纯青。

中学毕业后,张明敏在电子表厂中找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工人。

但在业余时间里,他在母亲的鼓励下积极参加各种唱歌比赛,获得了多次冠军。

后来有唱片公司慧眼识珠,成功签约了张明敏。

那时候的香港歌唱界,是粤语当道,英文歌、爵士乐盛行,根本没有国语的一席之地。

可是张明敏却从一开始就坚持用国语演唱,认为祖国的语言绝不能丢。

而他翻唱的唱片《龙的传人》《万里长城》等也大多与祖国有关。

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隔绝已久,感情也比较陌生。

张明敏的爱国歌被相当一部分排斥,许多负面声音也屡屡传来。

然而面对这些叫衰之声,他却绝不放弃、决不妥协,坚决国语演唱。

1982年,《中华民族》《我是中国人》相继推出,感动了不少爱国人士。

同年,《我的中国心》也应运而生,这首歌无异于是张明敏歌唱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

可是在彼时的香港,它却被打上“平庸”的标签,一度被埋没。

尽管如此,张明敏也没有停下自己的演唱。

当这首饱含爱国热情的歌曲被张明敏以最充沛的感情缓缓唱出,他的命运也在被悄然改变着......

1984年,第二届春晚正在火热的筹备当中。

彼时的导演萌生出了邀请港澳台歌手共赴盛会的神奇构想。

副导演袁德旺在深圳采风时,偶然听到了出租车电台里播放的《我的中国心》。

那一瞬间,他被这首歌曲狠狠击中了,当下一拍大腿,表示一定要找到它的演唱者。

经过一番困难重重的寻找和沟通,袁德旺终于跟张明敏联络上了。

在得知张明敏是香港歌手后,他立刻以春晚副导演的身份发来了演出邀请。

面对内地盛会的力邀,张明敏十分激动。

但他也明白,如果答应下来,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他前去内地唱歌,基本等同于放弃香港、乃至东南亚的市场。

身边的好友纷纷前来劝阻:“凭你的名气歌喉,改变一下演唱风格,要挣多少钱就有多少。”

虽然大家都不看好,可张明敏一直都在爱国教育下长大。

他实在太想亲眼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真正投入祖国的怀抱。

在张明敏犹豫不决的时候,母亲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

“哪里的华人最多,你就应该去哪里服务!”

这个最简单的道理,让张明敏立刻背起行囊,动身奔赴内地。

在那一年,他成为第一个参加春晚的香港歌手,在舞台上高唱《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的表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的爱国精神也得到了内地同胞的认可。

在回港的路上,无论是出租车司机、机场人员还是路人,只要认出了他,就报以亲切的微笑。

来自同胞的交口称赞,让他欣喜异常,他真正体会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但张明敏却万万没有想到,回到香港后,他竟然一度面临被“封杀”的命运。

当张明敏在内地的轰动传到香港后,一些港媒坐不住了。

他们把张明敏的爱国意志扭曲成了对内地的“讨好”,不停地煽动港人情绪。

一时间,他遭受到了许多人的口诛笔伐,淹没在大家的“唾沫星子”里。

渐渐地,张明敏就这样被“封杀”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歌唱事业摇摇欲坠。

他只能暂别歌坛,又回到厂里,回归原来的平庸生活。

正当他以为自己未来发展无望时,内地人民伸来了“橄榄枝”。

就这样,张明敏毅然离开香港,去往内地发展。

在大家热情的欢迎掌声中,他开起了演唱会,终于重新活跃在歌坛当中。

不过虽然继续站在了舞台上,但表演费用其实并不高,经济状况也不宽裕。

尽管手头没有多少积蓄,可是在公益事业上,张明敏却是义无反顾。

1984年,中国获得了1990年亚运会的举办权。

为了筹备亚运会,祖国将面临庞大的资金压力,呼吁社会各界贡献力量。

张明敏得知消息后,决定以义演的方式为亚运会筹资。

一开始,他连启动资金都没有,于是果断卖掉车子房子,自掏腰包进行全国巡演。

一年时间里,他跑遍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了154场义演,把筹集到的60多万尽数捐献。

1985年,湖南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张明敏二话不说发动群众筹款百万。

他拿着这笔钱委托红十字会购置400吨大米,亲自带着物资驰援湖南。

1997年,是张明敏生命中的大日子,更是内地和香港同胞生命中的大日子。

在香港回归仪式上,他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张明敏的眼泪根本忍不住。

回归晚会中,登台献唱的他不由自主地将“我的中国心”唱成“我们的中国心”。

那一刻,张明敏终于觉得自己和祖国,已经彻彻底底地连接在了一起。

到了2014年,《我的中国心》变成了《我的中国梦》。

张明敏的歌声中不再有游子的辛酸和彷徨,尽是国泰民安的幸福感。

如今的九三阅兵仪式上,他的爱国情感依然如初。

张明敏情不自禁清唱“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举动,让他沉寂多年的口碑再次暴增。

小结

其实哪里是突然“暴增”呢,是大家一直没有忘记张明敏的行动。

他现在高涨的口碑,是众望所归、更是实至名归!

来源:法老不说教

相关推荐